回首百年征程照初心,奋楫扬帆启新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建设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001年,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和“863”计划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次确立了“三纵三横”的技术研发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种子就此播撒。
2021年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21.7万辆,这一数字相当于同月欧洲七国(英、法、德、意、挪、瑞、西)与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之和。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加速向前迈进的强大推动力。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快速发展,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全方位体系的建立,包括研发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市场拓展机制所相应的政策创新、基础设施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
行业加速前进中,不仅涌现了蔚来、理想、小鹏等诸多新势力造车企业,传统汽车企业如北汽、上汽、广汽等也在加快转型脚步,积极开展新能源相关布局。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4.7%,远高于同期合资和外资品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20年2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同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工信部拟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这三个重要文件为标志,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由发展的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发展阶段。
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的同时,我国在基础技术研发层面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2019年1~4月全球插电混动、纯电动、燃料电池在内的狭义新能源车销量为139万辆,同比增长152%。其中,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47%,贡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65%的增量。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图为广西柳州一家汽车企业内,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图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部“863”计划的支持。期间,“三纵三横”的技术研发布局被初步确定。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技术研发层面的投入。工信部、财政部等五部门于2017年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从财政补贴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向。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定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这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全方位体系的建立,包括研发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市场拓展机制所相应的政策创新、基础设施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这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已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用车需求;另一方面,电池的规模效应使得新能源车的价格持续下探。此外,相比传统车型,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也有很大优势。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加快“走出去”的脚步。蔚来汽车、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正在加速向欧洲市场进军。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车企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我们不用畏惧国际巨头,市场强势、技术弱势的局面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中国当前的状态更好,趋势也更好。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北汽新能源的车型因其一系列独特的优势而备受瞩目。 首先,智能化是北汽新能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该品牌车型配备了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其中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和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驾驶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地位日益显著。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选择合适的充电方式是至关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两种充电方式。直流快充能够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各类车型层出不穷,其中P型车型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P型车型在市场上的反响可谓复杂多样。从市场接受度来看,P型车型在某些特定的消费群体中获得了一定的青睐。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特点,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