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细致且繁琐 简析C-NCAP行人保护测试

我还记得几年前,在英国汽车节目TopGear的一期特刊中,它不仅“嘲讽”了当时的国产车,还讽刺了中国的车辆安全评价体系。但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不断进步,中国品牌汽车已经不再是当时抄作业的小学生,中国的车辆安全评价体系经历了五次变化,包括2006版规则和2009版规则。去年,史上最严的2018版规则公布。

新的C-NCAP管理规则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除了对原有的一些规则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和完善外,针对我国行人事故高发的情况,适时增加了行人保护试验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试验,评分和星级评定制度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使试验更加系统和完善。

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频发的地区之一。行人死亡率超过40%,高于欧洲的12%,美国的11%,日本的30%。因此,在2018版规则中,加强了对人车碰撞中行人保护的研究。最近C-NCAP媒体交流会,我们来看看C-NCAP是怎么做行人保护实验的。

C-NCAP的车辆行人保护试验由头部试验和腿部试验两部分组成,分别评估两个区域的碰撞情况,得出车辆行人保护能力。在实际测试中,应在驾驶员座椅和前排乘客座椅上分别放置75kg配重,以模拟车内乘客。如果是空气动悬架,则需要在40km/h时将车辆高度调整到正常行驶姿态,同时也要将每个轮胎的胎压调整到标准值,使车辆接近最真实的行驶状态。

头部碰撞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行人的生命安全,而引擎盖是造成行人头部严重受伤和死亡的主要区域,因此引擎盖的行人保护性能是车辆行人保护性能的关键。然后下一步是确定头部撞击的位置。

柔性线的一端与地面垂直接触,而另一端与车辆的前部结构接触。同时,柔性线在纵向垂直面内沿车辆前部结构横向移动,并在1000mm、1500mm、1800mm、2100mm几个重要点进行标记。

最后,将该区域与之前的参考线结合,从纵向中心线上的标记点开始,从车辆两侧到发动机罩侧面的参考线沿水平方向进行测量和标记,间隔100毫米,直到整个头部式碰撞试验区域被网格点覆盖。这样,汽车的前部将被分成小网格,这些网格将在实验中用作目标点。

在试验过程中,头部碰撞器的飞行轨迹可能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偏离。因此,试验中还应参考头部形状的直径、飞行距离、撞击角度、发动机罩角度等数据。

事实上,目前行人保护的模拟实验是在城市和企业车辆的R&D阶段进行的。在C-NCAP测试前,整车厂商还会提供测试区域的预测数据,C-NCAP的实验评估会选取其中部分进行测试,验证企业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实际上相当于随机抽查。如果企业不提供数据,那么C-NCAP将按照流程和规定进行测量和评估。

C-NACP行人保护测试是一个极其繁琐复杂的过程。仅车身测量和标记就需要近一周时间。),而且测试的成本也很高。一次落点测试费用近8000元。尽管实验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但这些工程师正在推动汽车行人保护的进步。

写在最后:

行人保护的测试方法还在发展中。新的小腿碰撞模块、行人碰撞假人等新技术正在积极研发,测试方法更接近真实的行人碰撞事故,将有效推动汽车安全技术向交通事故零伤亡的愿景迈进。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