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i和DM-p技术是比亚迪的两种混动技术,虽然它们的核心都是由一台发动机和两台电机组成,但是它们的组合方式、结构、设计理念和目标却截然不同。
DM-i技术的设计目标是省油,而DM-p的目标则是性能。它们的结构和电机发动机的选型配比都是依据设计目标而来。DM-i更接近比亚迪早期的混动车型,是串联混动,即增程式混动。而DM-p则属于P0P3(四驱车型的话是P0P3P4)构型,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同时也可以通过P3电动机驱动车轮。DM-i在增程式混动的基础上增加了离合器和减速齿轮,以电驱为主,发动机则承担辅助发电的角色。而DM-p的发动机和电动机处于相同的地位,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可以实现发动机的直驱,功率需求大时,发动机和电池共同供电给驱动电机。
DM-i的核心价值在于省油,因此在设计时会匹配大功率电机和大功率发动机,但为了节省油耗,DM-i所使用的发动机和电动机都需要高效率。相比之下,DM-p更注重性能,可以使用更高功率的发动机和电动机。
DM-i和DM-p在结构上有明显差异,DM-i更接近于F3DM的混动技术,而DM-p则采用了P3结构的混动系统。DM-i没有变速箱,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传动比相当于传统变速箱的4、5挡,只能在较高车速下实现直驱,而DM-p可以在高速超车时实现更高的功率输出。
DM-i和DM-p在不同的市场定位和目标用户群体中发挥作用。DM-i适合注重省油的用户,而DM-p适合追求高性能的用户。比亚迪选择了DM-p技术来推广自己的品牌,因为DM-p能够提供更强的性能和更好的宣传效果。DM-p的P3结构对燃油车型的兼容性更高,可以保留燃油车的全部部件,同时在燃油车市场中建立更强的品牌形象。
DM-i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比亚迪在发动机设计和优化方面的努力,包括高效率的发动机和电动机、阿特金森循环、超高压缩比、电动空调压缩机和电动水泵等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DM-i车型的发动机介入后的NVH品质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得比亚迪在混动车型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DM-i在价格上具有优势,与同级别的燃油车价格相差无几,同时还可以享受绿牌政策。而DM-p则需要更高的价格。DM-i的技术优势在于省油,而DM-p则更注重性能。
搭载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的秦加DM-i、宋加DM-i、唐DM-i车型自上市以来,人气飙升。即便现在想要购买这些车型,提车也需要等待一个多月。 DM-i混动系统由1.5L/1.5T插电混动专用发动机、EHS电动混动系统、刀片电池和驱动电
比亚迪秦PLUS确实需要充电,特别是秦PLUS DM-i车型需要使用充电桩。这款车搭载了DM-i超级混动专用刀片电池,采用了全球首创的脉冲自加热技术和全球领先的冷媒制冷技术,确保了电池的超长寿命和可靠的安全性。 秦PLUS DM-i的充电方
本人提车41天,行驶了2023公里,对顶配宋PLUS DM-i 110版本进行了一番深度体验。下面分享一些关于宋PLUS DM-i的优缺点,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优点: 1、省油超过预期。在HEV+ECO模式下,国道和市区行驶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