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车险高质量发展。该指导意见共分为9个部分32条,不仅涉及交强险的理赔,还对诸如三者险等大家经常涉及的险种进行了更大改革力度。那么,未来的车险将会何去何从?消费者给爱车上保险面临哪些改变?下面将为您一一解读!
七大改变,涉及每个人
1. 交强险限额提至20万
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0.2万元不变。无责任赔偿限额按照相同比例进行调整,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000元提高到18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100元不变。
2. 三责险最高可至1000万
商业三者险责任限额从5万-500万元范围,提升到10万-1000万元范围。这项提升主要是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满足更高的风险保障需求。车损险主险条款增加7个方面的保险责任,包括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指定修理厂、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还支持行业开发车轮单独损失险、医保外用药责任险等附加险产品。这些新增的保险责任将大大提高车损险的保障范围,处理起来也会更加简单。
3. 制定代驾等车险增值服务险条款
指导意见有多个条款,支持行业在基本不增加消费者保费支出的原则下,拓展商车险保障责任范围。比如,删除容易引发理赔争议的免责条款,合理删除事故责任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免赔率等免赔约定。制定新能源车险、驾乘人员意外险、机动车延长保修险示范条款,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和具备条件的传统汽车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UBI)等创新产品,制定包括代送检、道路救援、代驾服务、安全检测等车险增值服务险的示范条款。
4. 未发生赔付的车主,保费更优惠
在提高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区交强险综合赔付率水平,在道路交通事故费率调整系数中引入区域浮动因子,浮动比率中的上限保持30%不变,下浮由原来最低的-30%扩大到-50%,提高对未发生赔付消费者的费率优惠幅度。这对驾驶行为较好的车主而言是件好事。
5. 手续费比例上限下调
把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适时支持财险公司报批报备附加费用率上限低于25%的网销、电销等渠道的商车险产品。根据市场实际风险情况,重新测算商车险行业纯风险保费,建立每2-3年调整一次的商车险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的常态化机制。引导行业根据商车险产品附加费用率上限、市场经营实际和市场主体差异,合理设定手续费比例上限,降低一些领域过高的手续费水平。
6. 推行车险实名制,推广电子保单
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基础上,鼓励财险公司通过电子保单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车险承保理赔服务。财险公司要加强投保人身份验证,做好保单签名、条款解释、免责说明等工作,推进实名缴费,促进信息透明,防止销售误导、垫付保费、代签名等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7. 加强对新技术新应用的研究,提升车险运行效率
加强车联网、新能源、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新应用的研究,提升车险运行效率,夯实车险服务基础,优化车险发展环境,促进车险创新发展。
此次车险改革新政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交强险和三者险的提额、玻璃破碎等险种纳入保险责任、制定车险增值服务险、降低手续费比例、推行车险实名制以及加强新技术研究等。这些改革将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车险高质量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车险改革后的变化,为您的爱车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当您需要使用车险静电贴时,首先无需撕掉静电贴,保险标志即可轻松撕下。对于其他粘贴比较牢固的保险标志,您可以尝试一些生活小窍门。例如,可以将棉签蘸上酒精,然后轻轻包裹车标贴纸。 2021年是否需要张贴交强险标志,取决于当地是否已经推行交强险电
如今,许多车主在购买车险时发现,不计免赔这个选项似乎消失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车险条款不断更新。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保险行业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条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法律规定。因此,不计免赔这个选项可
关于车险退钱的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投保人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退保申请书,其中要明确写明退保的原因和具体的退保时间。这份申请书是整个退保流程的关键文件,务必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接下来,将退保申请书提交到保险公司指定的营业网点柜台。工作人员会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