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最迟报案时间

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的报案期限限制,但为了有利于事故处理,建议当事人立即报警。

如果当事人未在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应在提出请求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需要立即报警:

  1. 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2. 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3. 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
  4. 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
  5. 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6. 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
  7. 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如果驾驶人已经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未报警,当事人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如果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受理并制作受案登记表;如果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