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肇事逃逸对方不承认怎么办

当交通肇事逃逸事件发生后,如果肇事者不承认责任,交警应当结合肇事车辆和现场勘察情况来认定责任。如果肇事车辆涉嫌交通肇事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否则,将进行行政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未做必要的抢救或处理或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擅自逃离现场的行为。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因此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果逃逸人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减轻其责任,但这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肇事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将被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标准。如果交通肇事导致一人以上重伤,负全部或主要责任,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将被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

逸致

如果肇事者逃逸后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行为人将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