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公路上发生堵车通常是因为发生了交通事故。当交警清理现场并收集证据后,他们会开始疏导交通。如果事故比较轻微,交警会进行调解,让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但是,调解也有一定的程序。那么,交通事故调解协议的流程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将为您详细解答。
一、交通事故调解协议流程 1. 告知道路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 听取当事人各方的请求; 3.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事实以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当事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4. 计算损害赔偿的数额,确定各方当事人各自承担的比例,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执行,财产损失的修复费用、折价赔偿费用按照实际价值或者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计算; 5. 确定赔偿履行方式及期限。 二、交通事故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 1. 轻微交通事故以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时效期间。大多数交通事故属于轻微事故,这类事故事实往往比较清楚,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比较小、受伤比较轻,事故认定书一般当场或5日内就制作出来并送达给当事人。自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2. 经过交警部门调解,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当事人,诉讼时效自当事人收到调解终结书之日起算;调解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未制作调解终结书的,诉讼时效自调解失败之日起算; 3. 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4. 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自实际发生后起算; 5. 侵权人、赔偿义务人不明的案件,以明确侵权人以及赔偿义务人之日起算。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为根据,认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一种法律文书。按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办案民警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调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调解程序是由交警来主持的,在调解的开始就要告诉双方他们各自的权利以及义务,并询问双方对于赔偿有什么样的想法,最后在对案件的责任进行确定,如果双方能将赔偿金额协商一致,那么交警就可以起草协议书让双方签订,整个流程也就结束了。是的,交警可以在交通事故调解不成功后结案。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如果当事人对于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然而,如果调解未能成功,交警将根据调查的事实和证据作出事故责任认定,并出具道
是的,交警可以调解交通事故。在中国,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8条的规定,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赔偿和调解,需要参照本规定的相关规定进行。因此,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双方对事故责任没有争议,并且损失金额相对较小,那么
如果在交通事故的调解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尝试重新协商,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例如,重新分配责任比例、调整赔偿金额等。 2. 诉讼途径:如果协商无果,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