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摩托的原理是通过使用履带来适应雪地环境。雪地摩托起源于军事技术,军用越野车使用的橡胶履带经过验证能够抵抗严寒的冬天。加拿大魁北克省的Joseph-Armand Bombardier最初改造此设计来生产大型多功能商务车。
雪橇摩托结构简单、可靠耐用,全部为履带式,大多采用金属丝加强的橡胶履带,履带较宽,爬坡度大,是现装备雪地车的基本特点。
雪地车的履带类似于坦克车的履带,但也有一些差异。雪地车的履带由质地较轻的橡胶制成,这可以增加移动性和速度。
在60~70年代期间,苏联研制了履带式两栖雪地车系列,其中最大的车型最大载重量达2000kg。瑞典的BV202履带式雪地车,截止80年代初已生产约5000辆,除装备本国军队外,还装备了荷兰、土耳其等国家。
美国在80年代初有5辆LMC1450履带式雪地车列装了海军陆战队,还有4辆能在雪地拖拉或牵引多种扫雪工具的LMC3700履带式雪地车已列装空军。
总之,雪橇摩托的原理是通过使用履带来适应雪地环境,从而实现更好的移动性和速度。
钢架雪车没有轮子。这种运动器械在设计和构造上非常独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钢架雪车是通过不断改进而来的,最初的有舵雪橇采用铁质材料,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式。 钢架雪车由底盘、座舱、滑动器、防护罩、控制舵和制动装置等零部件组成。所有
钢架雪车项目主要包括卧式雪橇和俯式冰橇。它与雪橇比赛所用的赛道相同,但雪橇和滑行姿势有所不同。雪橇选手仰躺在雪橇上,脚在前头在后;而钢架雪车选手则俯身躺在雪车上,头朝前脚在后。 钢架雪车最初由金属制成,现在多为玻璃纤维和金属合成品。在比赛中
钢架雪车规定只能以俯卧式进行,选手的肚子贴在雪车上的姿势才被允许。中途允许掉落雪车,但在通过终点时,选手必须在雪车上才算完成比赛。比赛在同一天进行两轮,两轮成绩相加排列名次,如果选手成绩相同,名次可以并列。 钢架雪车项目包括卧式雪橇、俯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