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奥迪并未起诉奥迪双钻,主要归因于奥迪双钻在中国市场为奥迪品牌所做的宣传工作。当时,奥迪进入中国市场不久,品牌影响力有限,急需扩大知名度。
奥迪双钻在销售四驱车的同时,积极赞助各类动画片,使得“奥迪”品牌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许多人正是通过奥迪双钻的四驱车逐渐了解到奥迪汽车。因此,虽然表面上看奥迪双钻与奥迪“撞名”,但实际上它为奥迪汽车起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奥迪对此表示感谢。
一般来说,涉嫌抄袭品牌的现象是每个公司的“大忌”,被抄袭的一方往往会把涉嫌抄袭的一方告上法庭。例如,当初三一重工的“三叉”商标因为与奔驰相似而被告上法庭,但最终奔驰未能胜诉。
与奔驰积极维权不同,同样作为汽车品牌的奥迪在奥迪双钻诞生后并未采取法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