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使用的是柴油作为燃料。在我国铁路上采用的内燃机绝大多数是柴油机,柴油在气缸内燃烧,将热能转换为由柴油曲轴输出的机械能,但并不用来直接驱动动轮,而是通过传动装置转换为适合机车牵引特性要求的机械能,再通过走行部驱动机车动轮在轨道上转动。
内燃动车组是指具有内燃机动力装置的动车(动车有两个、分布在列车两端,并且车头造型和车厢是配套设计的)和客车编成的车组,一般适宜于市郊或邻近城市间的短途客运,如和谐长城号动车组。
德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内燃机车,并将其应用于铁路运输,开创了内燃机车的新纪元。但这种机车烧汽油,耗费太高,不易推广。1924年,德、美、法等国成功研制了柴油内燃机车,并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使用。1941年,瑞士研制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轮机车,以柴油为燃料。且结构简单、震动小、运行性能好,因而,在工业国家普遍采用。
我国于1958年研制成了第一台内燃机车。到1969年,已制造出4000马力的内燃机车,如“东风型”、“东方红型”和“北京型”内燃机车等。我国在许多铁路线上已有各种类型的内燃机车牵引着长长的列车在驰骋着,一些主要干线的直达客车基本上实现了内燃机车牵引。
机车通常是指牵引或推动铁路车辆的自行式车辆,不承载业务载荷。它在中国台湾也被称作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从能耗角度来看,机车是陆上交通工具中最为节能的一种。根据每吨运输消耗的燃料量,机车的能耗最低。蒸汽机车是最早出现的机车类型,之后才出现了其他
铁路C开头的列车通常是指城际动车组列车,也被称作C字头列车。这些列车主要服务于相邻城市或城市群之间的快速便捷交通需求,具有高密度的客运专线铁路特点。 C字头列车一般用于运行距离较短的车次,因此通常不会配备卧铺车厢。这些列车在城市之间频繁往返
在铁路领域,"EGS"通常指的是动车组。动车组是一种使用电力驱动的列车,可以在城市和城际之间运行。动车组通常由多个车厢组成,以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在中国,动车组是高铁的主要形式,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网络中。 动车组不仅具备高速行驶的能力,还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