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非机动车主次责任赔偿比例划分

在交通事故中,责任的划分对于赔偿比例起着关键作用。以下是两种常见情况下的责任赔偿比例划分:

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事故

首先,根据法律,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负责赔偿。超出限额的部分,责任划分如下:

  • 全责:机动车方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 主责:机动车方承担80%的赔偿责任
  • 同责:机动车方承担60%的赔偿责任
  • 次责:机动车方承担40%的赔偿责任
  • 无责:机动车方承担1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或行人违反规定时适用)
  • 特殊情况:在特定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路段,无责机动车承担5%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事故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方不承担责任;若非机动车与静止的机动车发生事故,机动车方无责任。

对于未投保的责任,机动车方需在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超出部分则按上述比例分担。

2.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事故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责任划分同样重要,保险公司同样在强制保险范围内负责赔偿。超出部分的赔偿责任如下:

  • 全责: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 主责:承担70%的赔偿责任
  • 同责:承担50%的赔偿责任
  • 次责:承担30%的赔偿责任
  • 无责:不承担赔偿责任
  • 意外事故:各方无责任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责任
  • 责任不明: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公平赔偿,保障所有交通参与者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79条详细规定了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用、护理费用等。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