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诉讼时效

2024-06-19 13:29 发布

交通事故中的法律时效,不容忽视。

自2017年10月1日起,我国的民事权利保护有了新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然而,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诉讼时效并非简单地按照这个三年期限执行,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显性伤害与隐性伤害:

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明显的人身伤害,如医疗费、误工费等,诉讼时效通常为一年。如果在一年内未治愈或未能定残,根据《民法通则》第139条,诉讼时效可能会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而中止,直到治疗结束或定残后继续计算剩余六个月。而隐性伤害,如神经损伤或后遗症,诉讼时效则可能从确诊或确认与事故关联之日起计算。

赔偿损失与调解时效:

车辆损失和车载货物损失等非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为两年。如果经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未能达成协议,时效将从收到调解终结书之日起按损失性质计算。达成协议后逾期未履行,时效则以协议确定的履行期满日为准。

法律依据:

具体法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中,涉及身体伤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同时,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如果权利受到侵害超过二十年,法院通常不再保护,但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诉讼时效。

理解并遵循这些时效规定对于在交通事故中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确保在法律允许的时间内采取行动,以免错失维权良机。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的建议也是明智之举。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