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款汽车而言,白车身的扭转刚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扭转刚度的不足,可能会导致车身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显著的扭转变形,甚至引发局部疲劳破坏。尤其对凯迪拉克CT6这样定位为高性能豪华车型来说,扭转刚度的要求更为严格,以36.6kN.m/°的高值确保了卓越的操控性能。
设计上,CT6采用了钢铝复合车身结构,62%的铝合金占比使其成为首款量产的复合车身车型。开发周期长达36个月,既要解决新材料带来的焊接难题,还要对车身形式进行充分验证。PHEV版本的开发更是耗费了7个月,体现了凯迪拉克对车辆性能的精益求精。
车身工艺上,CT6创新采用了铝点焊技术,这是通用的专利,配合结构胶的广泛使用,提升了车身的整体刚性和抗疲劳性能。车身框架部分使用了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强化了整体结构,同时也为FDS(车身振动控制)的应用提供了支持。虽然与奥迪A8相比,工艺复杂度有所不及,但CT6仍保持了高效实用的特点。
关于CT6的A柱设计,尽管存在11.1°的障碍角,这与法规的6°有所出入,但实际驾驶体验显示,这可能是计算方法的差异。从主观感受来看,CT6的障碍角并不显眼,这可能是数据处理上的差异。
总之,凯迪拉克CT6的车身设计和扭转刚度是其性能基石,不仅反映了高性能豪华定位,还展现了凯迪拉克在车身开发和工艺创新方面的努力。通过精密计算和工程实践,确保了车辆在行驶稳定性、抗疲劳性以及碰撞安全性方面的卓越表现。
奥迪Q5的四驱系统在高速行驶时表现出色,稳定性值得信赖。首先quattro四驱系统能够合理分配四轮动力,确保车辆平稳不晃,即便在超车或遭遇侧向风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姿态。此外,Q5合理的车身尺寸设计,较宽且相对较低的车身,不仅降低了风阻
近日,特斯拉发布了一款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详解海报,以Model Y为例进行展示。这款车配备了全轮驱动双电机,其百公里加速仅需3.7秒,起售价为27.6万元。特斯拉强调,车身材料的选择不仅仅在于硬度,还需要兼顾刚性与柔性。 在车身架构方面,M
比亚迪元作为一款同级别车型中的佼佼者,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其车身设计小巧灵活,驾驶便捷,轻松穿梭于都市的每一个角落。同时,时尚的车身线条和独特的外观设计,赋予它极高的辨识度,令人耳目一新,充分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 价格方面,比亚迪元同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