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充电桩历史,现代与至今!

自1881年第一辆电动汽车问世以来,充电技术就与之同步演进。1859年,物理学家兼发明家Plante的发明,铅酸电池的诞生,为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奠定了基础。

中国充电桩的发展历程

2006年,比亚迪在深圳设立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随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集中式充电站,为50辆大巴提供了动力支持。2009年,上海漕溪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首个商业化运营的充电桩站的诞生,而北京首科集团的示范充电站则展示了智能微网技术的运用。2009年12月,南方电网的首批充电桩在深圳市投入运行,预示着全国范围内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

国家电网的唐山南湖充电站于2010年投入运营,是按照典型设计建设的,支持多车同时充电。2015年,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的新标准发布,标志着行业规范的进一步完善,2020年规划的目标则包括了大规模的充电桩和充换电站建设。

充电桩市场前景与挑战

国家能源局与发改委的指南表明,到2020年,中国计划新增充电桩数量巨大,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市场预计,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提升,充电桩市场将迎来繁荣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然而,"车桩比"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平衡充电设施与车辆的比例,以实现更有效的充电体验。

政府在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上扮演了关键角色,推动了充电设施的快速发展。同时,充电设备制造市场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将达到近500亿的市场规模。

唐

总的来说,充电桩的历史与现代交织,不仅反映了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也预示着未来充电设施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标准的提升和政策的推动,充电桩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