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格力电器-销售返利政策浅析

格力电器销售返利政策解析

格力电器的销售返利策略:影响与策略演变

1996年,面对空调市场的季节性挑战,格力电器提出了创新的销售返利政策,旨在平衡经销商与公司间的利益,并通过调整策略适应市场波动。这一政策经历三个阶段,从初期的鼓励大户发展,到规范价格体系和渠道管理,再到强化经销商利益绑定,成为了格力管控上下游的关键工具。

政策演变
  • 1995-1996: 大户模式下,格力推行“淡季返利”,刺激经销商提前投资,以应对高速增长的市场压力。
  • 1997-2003: 通过专业代理模式,格力调整返利政策,确保全年销售与经销商利润的平衡,防止价格战扰乱市场。
  • 2004-2014: 强化经销商利益绑定,实行销售返利,按月计提分期支付,以稳定渠道并规避季节性库存压力。

这种政策背后,格力通过销售返利对经销商进行利益绑定,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销售网络,推动了格力品牌的强大和市场地位的稳固。然而,经销商需承担一定的压力,如业绩考核和收益延迟,但格力的品牌效应和销售策略使得这一政策成效显著。

会计处理与影响

格力电器在2007年开始将销售返利计入资产负债表,并通过调整会计准则,实现了收益的平滑。在董明珠上任后,销售返利余额显著增加,这反映了公司对市场增长的预期和对经销商利益的调节作用。

  1. 会计处理上,销售返利通过“销售费用”科目体现,而在后续期通过库存减少和成本增加抵消,影响净利润。
  2. 格力通过调整返利政策,平衡了业绩波动和利润分配,尤其在业绩上升期,将部分利润储存在销售返利余额中。

总之,格力电器的销售返利策略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强化了经销商的忠诚度,也对公司的财务结构和业绩表现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存在超额计提的可能,但近年来的调整表明,格力正在更加审慎地管理这一政策。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