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OBD(On-BoardDiagnostic)介绍

2024-07-17 14:22 发布

OBD,即On-Board Diagnostic,是车辆内部的智能诊断系统,它如同汽车的健康监测器,起源于80年代的美国,旨在确保汽车排放达标并维护车辆性能。

早期的OBD-I虽有所尝试,但因标准不一和功能有限,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解决这些问题,SAE推出了标准化的OBD-II系统,引入统一的16针诊断座、故障代码DTC和通信协议,扩大了故障检测范围,并为欧洲的EOBD奠定了基础。

进入我国,OBD系统在2005年后随着排放法规的升级而逐渐普及,例如国III排放标准。OBD-III则进一步引入无线通信,增强了数据实时监测和传输能力,但隐私问题也引发讨论。OBD系统的核心在于通过监控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实时评估排放是否超标,一旦发现异常,便通过故障指示灯和代码来报警。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由诊断软件、传感器、执行器、诊断接口和诊断设备组成,所有组件共同运作,通过ISO15031和SAEJ1979标准进行通信。OBD输出的数据包括诊断信息、故障码、发动机状态等,这些信息对车辆维护和排放控制至关重要。

OBD输出内容和功能:

Mode 01: 读取动力系统诊断数据,包含发动机温度、燃油系统状态等信息。

Mode 02: 冻结帧数据,记录发动机故障时的详细状态。

Mode 03: 排放故障确认码,用于检测故障是否已消除。

Mode 04: 清除故障信息,确保维修后数据准确。

Mode 05-07: 分别涉及氧传感器测试、监测系统测试结果和驾驶循环故障码读取。

Mode 08: 控制OBD系统的功能,如开启/关闭或执行特定操作。

Mode 09: 读取车辆基本信息,如车辆识别号和校准代码。

Mode 0A: 防止作弊的排放相关永久DTC读取。

OBD系统的发展和标准化不仅增强了车辆的可维护性,也为环保和法规合规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OBD系统在未来的汽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