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不承认逃逸坚持自己不知道?肇事逃逸一口咬定不知道

2024-07-17 18:47 发布

在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对于是否构成逃逸行为的认定至关重要。通常,如果驾驶员明知发生事故后选择逃离现场,是为了逃脱责任,这就被视为逃逸。然而,有些情况下,驾驶员可能确实不知情,如何为自己辩解呢?

坚持无辜,首先,关键在于证据。如果有证人证明当时并未意识到事故,或者有录音记录支持此说法,这将有助于证明主观上并非故意逃避。同时,表明愿意接受交警建议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有助于增强可信度。

例如,如果离开是为了紧急救治伤者,比如前往附近医院,或者由于现场条件无法报警,离开后才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这些行为可以作为辩护的有力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离开现场,交警也可能认定为非逃逸行为。

然而,如果证据无法证明驾驶员确实不知情,或者证据显示明知故犯,比如逃离现场是为了逃避责任,那么就将面临逃逸的指控。这种情况下,驾驶员不仅需要承担事故的行驶和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

交通肇事逃逸触犯法律,涉及交通肇事罪,逃逸者负全责并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轻度逃逸通常会处以200至2000元罚款,扣12分,并可拘留15天。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至七年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最高刑期可达十五年,而延误治疗导致死亡的,最高可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

逸行

总之,对于驾驶员而言,关键在于提供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无辜,以便在法律判定中占据有利地位。而逃避责任,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都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