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中国宣布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涡扇20发动机,即WS-20,这一消息无疑标志着中国在航空领域的进步。相比于D-30KP2发动机,WS-20在性能上有着显著提升,不仅在燃油效率上更胜一筹,而且在航程和运载能力上也有所增强,提升了运-20的整体实力。预计在完成初期40架运-20的生产后,后续的200架将全部装备这款国产发动机。
最初的WS-20发动机曾以替代D30KP2发动机为目标,然而国产涡扇18的快速进展使得目标需要调整。根据公开资料,涡扇20涵道比的提升至8,这一变化体现了高层对发动机性能和潜力的重视。涡扇20的研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推力较低,第二阶段转速和推力大幅提升,最终目标是达到20吨推力。这种分阶段设计旨在降低研制难度,并确保涡扇20适用于各种大型运输机需求。
2019年,经过目标调整后的涡扇20完成了试验并开始小规模生产,其性能相当于研发了多款大涵道比发动机。运-20B型号目前可能搭载的是16吨推力版本,而未来的涡扇20B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到18吨。2021年7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用一个趣图展现了涡扇20发动机的创新设计,显示出其在研发进程中的活跃。
最新的进展显示,中国航发动力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到了国内首条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生产线,涡扇20成为最有可能的国产型号。同时,2022年珠海航展上AEF1300的展出,揭示了涡扇20的民用版本,其22叶片设计表明了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广泛。
截止到2022年1月,谷歌地图显示已经有四架运-20装备了涡扇20发动机,这一事实进一步证实了WS-20发动机的部署和运-20的现代化升级。总的来看,WS-20发动机的国产化不仅增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也推动了运-20系列飞机的性能升级和应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