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的崭新篇章中,小米汽车的造车之路正崭露头角。近日,小米汽车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准,成功获得了电动汽车生产资质,这标志着小米将采取自主造车策略,而非依赖于代工模式。这意味着小米汽车将独立运营,无需寻找代工厂的支持。
小米汽车的造车计划进展稳健,其一期工厂已竣工,拥有15万辆/年的产能,占地约72万平方米,包括冲压、焊接和电池生产等关键环节。在招聘平台上,小米汽车的工厂正在积极吸纳人才,尽管初期招聘规模相对有限,但生产线的建设正逐步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工厂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每周产出50辆样车,随着生产线的完善和资质批文的正式获取,预计大规模量产将在不久的将来启动。小米高管们信心满满,表示汽车将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且测试阶段表现优异,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有关小米与众泰合作的传言,并非事实。早在年初,此类消息就已传出,但众泰汽车迅速辟谣,表明并未与小米有过合作意向。众泰汽车目前正专注于海外市场的拓展,而非寻求与小米的合作。
对于小米而言,自主造车是其战略的关键,收购宝沃或与一汽奔腾等合作的传闻并非事实。小米汽车的决策体现了其对自主权的坚持,确保在核心业务上保持独立性。通过这一举动,小米汽车正在书写其在汽车行业的新篇章,为未来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米汽车SU7的车机端视频软件会员与手机端App会员实现了互通,这意味着用户在车机端打开爱奇艺、bilibili等视频应用时,只需用手机端的视频应用扫码登录,即可共享已开通的会员。 此外,小米汽车工厂目前正处于生产爬坡阶段。对于非创始版车型
小米汽车宣布其YU7车型已在全国86个城市,共计317家门店陆续上架,并公布了具体的门店名单。该车在5月22日进行了预发布,但当时并未公布其具体价格。在发布会上,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明确表示,该车的售价不会是19.9万元。按照计划,小米YU7
在6月3日的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雷军对小米汽车业务做出重要预测,称将在2025年三四季度实现盈利。这一盈利时间表,被视为小米向资本市场释放的积极信号。数据显示,小米智能电动汽车收入在2025年第一季度达到181亿元,环比增长10.7%,经营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