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中国最早什么时候有的柏油路?

2024-07-26 18:16 发布

中国最早的柏油路,其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当时德占时期的青岛台柳路(也称洋灰路)在李村区的保儿、河西、李村等地开始建设。

这条道路在德帝国主义对青岛的殖民时期应运而生,为满足其军事、政治和经济需求而修建。根据历史记载,台柳路的建设始于1901年,由青岛至杨家村,随后延伸至台东镇,与柳树台疗养院等设施同步进行。

1906年,德国工程师史克耐尔提出了改造和拓宽的需求,认为原有道路状况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过改造后的台柳路,于1907年6月投入运营,成为青岛及山东省内最早铺设柏油路面的公路之一。全长29847.92米,规模庞大,沿途设有201座桥涵,包括五座洋灰拱桥和多座石柱栏、铁筋洋灰平桥,这些桥梁和涵洞展现了当时的建筑水平。

台柳路不仅是交通动脉,还承载了殖民统治时期的痕迹,如专为德国侵略者和侨民服务,限制华人使用。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台柳路在1949年青岛解放后逐渐得到改善和管理,由公路部门负责柏油路面的铺设和维护,以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成为服务于四化建设的关键公路。

这段道路见证了青岛从殖民地到新中国的转变,其变迁历程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