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源于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设立的油价调整机制,旨在保障国内能源安全,应对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影响。
该机制设定了价格的上下限,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油价调整根据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进行同步调整。
2020年,全球疫情、生产停滞以及新能源潮流的影响,导致原油市场供过于求,国际油价曾跌至历史性的负数,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因此触及了最低点。然而,当油价低于40美元的下限时,政府采取了特殊措施,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保持稳定,甚至有所提升。
2021年,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生产逐渐复苏,欧佩克的原油产量调控加剧了市场供需紧张,原油价格一度飙升至80美元/桶。进入2022年,全球能源危机愈发凸显,尤其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局势变化,使得原油价格再次攀升,甚至逼近14年来的最高点。当油价突破130美元大关,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的调整变得更为谨慎,可能保持不变或者轻微上调。
当前,国际原油变化率达到18.48%,预计在3月17日的油价调整中,汽油价格将上浮约0.61元/升到0.72元/升。这预示着,我们可能即将迎来9元/升的时代,成品油价格的上限很可能被触及。未来油价的走势,将取决于国际市场的动态和政府的调控策略。
国内汽车行业的定价机制,特别是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深受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深刻影响。国家发改委依据严谨的定价原则,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确保市场稳定和消费者利益。这一机制的核心要点如下: 调价依据: 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达到22个工作日且超过
strong>国内汽车燃油市场的瞩目时刻即将来临:自2022年12月19日24时起,我国的汽油和柴油零售价经历了年度的最后一次调整,汽油每吨下调480元,柴油每吨减少460元,这一变动无疑带来了实质性的实惠。具体到消费者层面,92号、95号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是指,原则上每10个工作日进行一次成品油价格调整。这是国家发改委负责实施和监管的机制,考虑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幅度和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动情况。当这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达到一定幅度时,国家发改委就会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