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醉驾属于过失还是故意犯罪?

2024-08-09 18:35 发布

关于醉驾的法律定性,答案非常明确:它被视作故意犯罪。当一个人因饮酒导致个人意志完全或部分丧失时,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和危险性。

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醉驾行为本身就包含在危险驾驶罪的范畴内,驾驶者明知其行为可能危及公共安全,而故意选择醉酒上路。这显然是出于故意,而非过失。法律对这种行为的处罚相当严厉,不仅有刑事责任,如拘役和罚金,还可能伴随行政责任,如吊销驾驶证和限制重新取得驾驶资格等。

具体规定在第一百三十三一条中,列举了醉酒驾驶机动车作为其中一项严重行为,其后果包括拘役和相应的罚款。此外,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规定,酒精含量达到阈值(饮酒后驾车≥20,醉酒后驾车≥80 mg/100mL),即构成醉驾,法律对此零容忍。

总的来说,醉驾不仅在法律上被视为故意犯罪,而且根据相关法规,其后果严重,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驾驶者必须严格遵守酒后驾车的相关规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