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8月31日,根据监管部门的数据,全国持有网约车驾驶员证的司机总数达到惊人的605.9万人。
这一数字相较于2021年8月的352.6万人和2022年8月的471.4万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新加入的有证网约车司机数量为118.8万人,平均每月增加9.9万人;而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这一数字跃升至134.5万人,月均新增11.21万人。
数据显示,网约车司机的涌入与滴滴平台的数据紧密相关。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滴滴国内年活跃司机量为1300万人,到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这一数字猛增至1900万人。这表明,在短短两年内,约有600万滴滴司机加入到了这一行业中。
尽管网约车司机的增长势头明显,但订单量却似乎已经见顶,全国日均订单量稳定在2500万至3000万单。这反映出司机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超订单需求的增速,可能导致司机们面临订单不足和收入下滑的问题。
2023年8月,新注册的有证网约车司机为8.3万人,人员增速仅为1.39%,而订单新增仅300万单,订单增速仅为0.36%,显示出市场的微妙变化。同时,数据还显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单个有证司机的月均完单数下滑了6.7%,这一现象表明部分司机可能不再全职投入,而是选择兼职或转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兼职网约车司机而言,经济回报成为考量的重要因素。平均下来,兼职司机的收入并不足以覆盖车辆成本、保险费用以及运营开销,如燃油成本、轮胎更换等。例如,广东毛哥和广东小张分享的收入仅能勉强覆盖成本,而辽宁风雨和江苏大梦的收入则相对较低,表明兼职司机面临的挑战不小。
因此,尽管兼职网约车司机在特定时段可能有其吸引力,但考虑到成本与市场需求,是否值得投入则需要个体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判断。最后,有用户表达了对安全性的担忧,强调了双证的重要性以及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