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交通事故处理流程,掌握相关规定:
一、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1. 停车熄火查情况。车辆发生刮擦事故后,应选择合适地点停车,并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关闭引擎。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夜间,还应开启示廓灯和尾灯,并在高速公路上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2. 记录基本信息。双方车辆信息和车主信息是必要的,例如车牌号、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等。可以预先印制表格以备事故发生时使用。
3. 人员伤亡先报警。如果造成人员伤亡或死亡,应立即报警。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当事人可以选择报警或自行达成协议,但不影响后续的快捷处理。
4. 车辆损伤要取证。应用数码工具记录现场情况,如拍照或录像,包括车前、车后侧、碰擦部位等。双方当事人应同时出现在画面中。
5. 责任认定。根据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判断责任方,并达成协议。
6. 车辆定损理赔。先去保险理赔中心进行定损,修车时保留好修车发票,以便获得保险赔款。
二、交通事故处理时限
1. 扣留车辆处理时限。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时,应出具凭证,并告知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理。逾期不来接受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处理。
2. 事后报警时限。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应在10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
3. 检验、鉴定时限。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3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检验、鉴定应在20日内完成,如需延长,应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4. 事故认定书时限。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不同情况下规定的时间内作出事故认定书,如未造成人员伤亡且事实清楚的,可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
了解以上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和时限,有助于正确处理交通事故,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