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中未明确规定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的承担比例,但司法实践中大部分判决以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本文将详细介绍交通事故次要责任的赔偿:
交通事故责任赔偿标准
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承担8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承担20%的赔偿责任。
2.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1. 不构成伤残级别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后续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财产损失、施救费、鉴定费等。
2. 构成伤残级别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后续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财产损失、施救费、鉴定费。
3. 死亡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财产损失、施救费、鉴定费。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依据
交通事故责任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是否违反交通法规等来划分。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问题回复
1.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承担多少责任?答: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
2.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需要承担哪些费用?答: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赔偿项目依据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实际损失,您在次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 在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分别是什么?答: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九条,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