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家百科logo
下载APP
APP 二维码
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首页车百科百科详情页

轻微交通事故报警时效

之家百科

2025-04-28 16:56:44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为您提供帮助:

对于交通事故的报案时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然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条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而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立即报警,这是规定,也是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现实中也可能因种种原因而没有立即报警,从而延误了宝贵的报案时机。因此,即使在事故现场没有及时报警,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保存好事故当时的证据,以证明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交警部门还可能因报案不及时而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时效呢?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轻微,双方能就事故责任达成一致意见,不需要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自事故发生日起算一年诉讼时效。如果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自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但是,如果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须报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规定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不再要求交通事故必须要调解,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申请调解也可以单方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有时也会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交警部门会出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当事人自受到该终结书之日起,一年诉讼时效也可以开始算。

如果您对此还有困惑,我们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推荐词条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