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起诉和受理
交通事故当事人提起诉讼时,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将在七日内立案;若不符合条件,将在七日内裁定,起诉人可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
法院在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附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15日内提答辩状,法院将组成合议庭审检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一审普通程序结束后,如当事人不服而提出上诉,则一审裁判不生效,进入二审程序。
3、开庭审理
开庭前三日通知诉讼参与人。审理前核对讼诉参与人,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与义务,随后开始法庭调查。
4、法庭辩论
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发言及答辩后互相答辩
4、调解
法庭能调解的,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将及时判决。
5、判决
普通程序的审判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需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如何承担责任
1、车主作为机动车辆所有人,在出租、出借车辆时,只要尽严格审查义务,出租给了具有驾驶证且具有一定驾驶能力的人,其主观上无过错,不作为赔偿主体承担责任。若租车人因自身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租车人是实际侵权人,应单独承担民事责任。
2、当机动车辆存在安全运行瑕疵时,如机动车所有人未向租车人履行告知义务,导致交通事故,作为出租机动车辆的所有人应与承租人、借用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若机动车所有人出租车辆时故意不告知或保证机动车无瑕疵,导致交通事故,应由机动车所有人作为单独赔偿主体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承租人占有租赁物期间,造成第三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害的,出租人不承担责任。
事故发生后乘客应如何选择起诉责任
1、选择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五项:即侵权行为,侵权结果,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受害人因侵权行为而受到损失,侵权人主观存在过错。本案中,被告雇佣的驾驶员在交通事故中承担次要责任,故被告亦存在主观过错。由此可判定,被告应承担侵权责任。
2、选择违约责任
被告未能按约将乘客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乘客受伤,系违约行为,被告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乘客损失。又因乘客不负事故责任,不存在相应减少被告赔偿数额的问题。
综上,搭乘出租车的乘客在就诊时应收集医疗费收据,起诉前准备书面起诉状,提交证据至法院,法官在庭审中将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将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