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和赔偿标准的相关信息:
一、车祸致人死亡的处理流程:
1、报警和受理:发生交通事故时,应当立即报警,同时保护现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报警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进行现场勘查、检验和鉴定。需要对现场进行拍照和记录,以作为证据。
2、现场处置:对现场进行清理,将车辆和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对肇事车辆和物品进行收集、保管,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3、检验、鉴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接到检验、鉴定申请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并在约定或者规定的期限内出具检验、鉴定报告。当事人对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检验、鉴定结论之日起三日内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进行重新检验、鉴定。
4、认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接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交通事故证据及形成原因的分析以及交通事故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赔偿方式及金额;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异议及复核申请期限和规定。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5、处罚执行:对交通事故肇事者的处罚执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和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并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交通事故过了处理期限的处理:如果交通事故过了处理期限,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二、肇事司机侵权责任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
赔偿标准根据事故发生地的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同时应当考虑当事人的年龄、伤残程度、家庭情况等因素。
7、交通事故赔偿的时效:交通事故赔偿的时效为三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三、交通事故过了处理期限怎么办?
对于交通事故过了处理期限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的处理流程和赔偿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当事人应当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