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当前位置:
生生不息七十余载——大众甲壳虫的故事
王苦公
原创 · 0浏览·2011-08-12 19:17
关注

由于工作进度延误,直到1936年2月24日,两台Typ 60样车——代号V1的轿车版和V2敞篷版才在戴姆勒-奔驰柏林展厅公之于众。另外还有三台VW-3系列原型车都是于1935-36年间在保时捷斯图加特私人工厂里完成的,这些车都是基于NSU原型车打造。在保时捷的设计方案中,他比较倾向采用四汽缸四冲程水平对置发动机或是三汽缸两冲程星型发动机。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还是水平对置发动机最为适合。

『1935至36年间在保时捷斯图加特工厂里完成了三台VW3原型车』

『1936年费里·保时捷在图宾根驾驶一台V2敞篷版原型车』

『1937 VW30在Grossglockner进行道路测试』

VW-3系列车型测试成功后,戴姆勒-奔驰在辛德芬根工厂生产了30台试装车,内部代号为VW 30(29台轿车、一台敞篷)。1937年复活节开始路试,最终证明发动机非常可靠。所有车辆累计行驶了240万公里。整个路试花费了大约170万德国马克。

『1937年VW 30测试测的结果表明其设计非常可靠』

『1937年在戴姆勒-奔驰辛德芬根工厂生产30台VW 30测试车完成了100万公里的测试』

『1937年费迪南德·保时捷与一台VW30原型车』

1938年起,车身制造商Reutter开始生产VW 38车型的钢制车身、前铰链车门、前后保险杠。由于当时弧形玻璃生产成本高、产量低,那时甲壳虫还采用分离式尾窗。

『1937年VW 30原型车,当时车辆尾部还没有后风挡』

VW 38车型的基本参数已经符合量产要求。它采用管状框架结构,金属地板,弹簧减震,后置985cc风冷水平对置发动机。最高时速100公里,最大功率18kW,空载质量750kg。

『1938年生产的VW38车型确定了国民车的最终样式』

『1938年制造的敞篷版样车,总共生产了12台』

保时捷公司的主设计师埃尔文•柯曼达继续完善了甲虫状的车身,工程师弗朗兹•克萨韦尔•莱姆斯匹斯负责制造水平对置发动机,同时还设计了VW商标。

同时“人民的汽车”这一概念也有了正式的名称——KdF-Wagen。KdF取自Kraft durch Freund(快乐就是力量),这是当时德国劳工阵线下属的度假组织的名称。

『1938年,国民车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称——KdF Wagen』

『1938年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当天,保时捷博士向希特勒演示“国民车”的模型』

『1938年小批量生产的VW 38车型驶过勃兰登堡门』

1938年5月26日,对大众汽车抱有极大热情的希特勒在法勒斯雷本为大众工厂奠下第一块基石,此后这里便发展成为我们熟知的沃尔夫斯堡大众总部。同年7月1日,KdF汽车城建成。约一年后KdF-Wagen正式交车。

文章标签
提示:支持键盘 “← →” 左右键翻页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文中提及
甲壳虫
甲壳虫
17.88-40.80万
3.99
2025/7/28 01: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