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文化 车系历史 正文

生生不息七十余载——大众甲壳虫的故事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盟军接管前联邦德国后,开始着手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和经济重建工作。

  1945年,大众汽车工厂所在地沃尔夫斯堡的人口已经达到17000人。英国接管军队评估了工厂恢复生产的可能性后,修葺了被破坏的厂区,并重新开始生产甲壳虫也就是当时的VW TYP 1车型。

『战后的沃尔夫斯堡工厂,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工人们重新开始生产甲壳虫』

  1946年,战后的第一台甲壳虫诞生。此后两年,甲壳虫产量缓慢提高。

『1946年在英国人的管理下,大众工厂生产了9台指挥官车』

『1949年在Karmann工厂开始生产敞篷版甲壳虫』

『1946年,大众工厂逐步恢复生产,3月时已经生产了1000台甲壳虫』

『1946年生产线上第一万台甲壳虫的车身』

  此后的几十年中,甲壳虫经历了一系列辉煌时刻,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而此时此刻,甲壳虫的生父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却还被关押在法国监狱里。

  

『德国经济奇迹的见证——1950年第10万台甲壳虫下线』

『大众工厂内人头攒动,共同纪念第100万台甲壳虫下线』

『1955年沃尔夫斯堡的大众工厂庆祝100万辆甲壳虫下线』

『1955年8月5日下线的金色涂装的第100万台甲壳虫』

  1950年,第10万台甲壳虫下线。从恢复生产,到达到这一产量只用了四年多的时间。

文章标签: 车系历史
共11页<>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甲壳虫 2013款 1.2TSI 舒适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0.87 39.06 6.52
    测试文章:个性结合理性 测试全新一代甲壳虫1.2T
    评测编辑-梁巍:

    甲壳虫不同于寻常的交通工具,就像主人的一款大玩具一样,所以拥有或者青睐于它的人更无所谓什么空间与动力或者性价比,只是追求一种文化、一种个性化的生活。抛开一切其他因素,这台1.2T的机器在城里用真心不错。

    评测编辑-胡正暘:

    那天罗浩开车,我在副驾坐着,一种强烈的尴尬气息荡漾在车厢里,也许除了R,甲壳虫还是不适合男人。一个女生可以,一男一女可以,一个男人不行,两个男人更是大忌。甲壳虫在国内没有做足文化、感性等方面信息的传播,即便换代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仍然激动不起来,路人们也如此。

    评测编辑-罗浩:

    人们对于新甲壳虫的外形内饰设计褒贬不一,但无论如何新的EA211系列1.2T发动机表现出色,动力和油耗表现都令人满意,使得它更加适合日常家用,可惜在底盘操控性和驾驶感受方面,这款车没有给人带来足够的新意,作为一辆个性化小车来说,这点太遗憾了。

最新文章
加载中

甲壳虫

指导价:17.88-40.80万
级别:紧凑型车
询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