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精彩汽车生活] 虽然中国已经走出“至暗时刻”,但新冠疫情却在世界其他地区蔓延开来,许多行业都不得不面临停摆,没有人能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回望历史,人类并不是第一次遭遇这类突如其来的、无法预测的黑天鹅事件了,可我们最后总是能化解危机,相信这次也不例外。那么我们这期的主题是什么呢?就是来看看当历史上的那些“黑天鹅”事件来临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此次讨论的事件范围仅限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对汽车行业影响更直接的石油危机、金融危机。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范围:1914年至1918年
影响:有受挫,也有获利
一战在1914年爆发,看似年代久远,可事实上,那个年代的汽车厂商已经有一定数量。战争爆发的原因我们就不展开说了,主要是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资料来源于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与此同时,它也加快了国际秩序的重建。那么对本身并不成熟的汽车行业来说,战争带来的打击堪称毁灭性,有些品牌即使没有倒闭,也元气大伤。交战的国家里,包括德国、法国、英国以及美国等,我们不妨看看这些国家的汽车品牌当时都是什么状况。
我们再来看看协约国的汽车品牌的状况,协约国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以及意大利等。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显然协约国的牌面看上去大得多,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工业大国,而它们也确实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不难看到,各大汽车厂商在战争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并不是每个汽车品牌都因战争遭受重挫。相反,一些原本勉强生存的厂商如果能够获得政府的订单,无疑转危为安获得大量资本,为战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罗孚和奥斯汀就是很好的例子。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范围:1939年-1945年
影响:德国车企最受伤
一战结束才刚过20年,二战又爆发了。二战的区域范围覆盖远比一战更广,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因此,二战给世界各国人民都带来了沉重的伤害。
二战结束后,纳粹政权倒台,大众汽车不再由原来的德国劳工联盟掌管,而是由盟军接管。最终,英国军队在修复被破坏的厂区后,又开始了甲壳虫的生产。1946年,战后的第一台甲壳虫诞生,并在沃尔夫斯堡工厂下线。后来,这款神奇的小车创造了神话,不仅改变了大众汽车的命运,也拯救了德国汽车工业。相比之下,
在被苏联掌控后,艾森纳赫工厂恢复了生产。可由于美苏对抗加剧,东德的艾森纳赫无法顺利取得西德供应商的配件,这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另外,艾森纳赫工厂生产的车型仍然悬挂宝马标,而当时西德宝马总部却无力干预。这一状况持续到1952年才得以改变,苏联将艾森纳赫工厂转交给了东德政府,宝马总部也宣布割裂艾森纳赫工厂与自己的关系。
完成国有化之后,雷诺依托政府资本兼并了一些小公司,同时生产了诸如4CV这样的畅销车型。直到上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限制了雷诺的发展,从1996年开始放出大量股份,如今雷诺又变回了一家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