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品牌活动报道] 12月11日,哪吒汽车在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哪吒直营店举办了一场哪吒V潮玩科技品鉴会,会上我们有幸对话到了哪吒汽车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祺,接着我们来听听他对于智慧互联系统的理解和对未来网联生活的展望。
车评人:欢迎大家来到上海虹桥,今天非常高兴能够请到各位,也非常荣幸请到哪吒汽车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祺院长在这里跟我们一起分享哪吒V的智能潮玩。
张祺:欢迎大家,哪吒V是刚刚于今年11月上市的新车,在市场上反响很好,上市首月订单破5000辆,交付1067辆。这一款车之所以得到这么多用户的喜欢,当中很重要一点就是今天想展开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智能化的部分。
『哪吒汽车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祺』
很多媒体朋友发现哪吒V的屏幕特别显眼,它是十万级车型中唯一的全触控13寸中央屏,分辨率高达1920×1080,具有语音控制功能,可以控制空调、导航,也可以查找资讯。对于常用的功能也不需要反复唤醒,可以一键到达。进入哪吒V座舱,如果你想要听歌,不需要唤醒就可以实现。我们看了一下用户的后台数据,他们特别喜欢《桥边姑娘》,目前这首歌的播放量很大。除了导航、空调、咨询内容之外,还有多媒体类都可以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实现控制,这是哪吒V第一个非常实用、也非常受欢迎的智能化亮点。
『哪吒V』
娱乐音频资源包含歌曲、在线新闻、读书等等,哪吒V与腾讯目前生态资源最丰富内容库合作,把这些内容展现到用户面前。但对于用户而言,今天可能装了当下很火的抖音、B站,可是明年后年抖音、B站还是不是热点,不见得。为此哪吒V在车里提供了应用商店,商店装什么APP,上什么APP,都是用户说了算。用户自己可以请愿,说这个APP想要,可以在后台告诉我们,大家都想要,我们自然就上了,用户说这个东西不是很好,吐槽或者内容不太想玩,我们针对吐槽板块会分析,是内容不够好,还是体验不够好,是不是真的要改进,下架下去,这一块非常贴心。
哪吒V车主开车,一天只占一两小时的时间,大量的时间都在家里,怎么样把家里的生活场景与车里的场景衔接起来,哪吒V具有智能家居互联功能,做到了家控车、车控家。在车里可以操控超过65个小米智能家居设备,目前有两亿台设备,通过云连上哪吒V,在家里面可以通过小爱音响打开车内空调、查询剩余续航里程、检查车门上锁情况,还有一些智能化家居设备。这种操控不见得都要通过手去点,还可以通过地理围栏方式,可以设置距离,当距离一旦达到之后自动触发对应的功能,这避免了离家一公里,想把空调打开,还要去点一点的情况出现,把这个功能设置好之后,它自己可以按照事先要求执行,非常实用。
除了潮流娱乐之外,哪吒V还非常重视出行安全。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安全都极为重要。哪吒V首创宝宝守护模式,搭载车内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可以监测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动,避免孩子或宠物被遗忘在车内,导致安全情况发生。夏天有些报道有很多爸爸妈妈把小朋友忘在车内了,这非常危险。哪吒V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车内生命体征监测系统首先会把空调打开,保证有新鲜空气进去,另外通过手机端告诉车主,还可以打双闪提醒路人。
除了车上安全之外,哪吒V还搭载了很多在豪华车、高级别车上才有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极具竞争力。哪吒汽车致力于让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触手可及,哪吒V不到八万块钱,拥有用户期待的更安全智能化驾驶配置。例如,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有时加班比较疲劳,开车难免会压线,但这又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通过哪吒V前方摄像头可以看到车道偏离情况,如果不小心压线,系统是会发出声音提醒驾驶者。还有前车起步提醒系统,我个人特别喜欢,等红绿灯很烦,看手机、打电话难免会分神,有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车已经走了,后面人急着要命按喇叭催,会很尴尬,有了前车起步提醒系统后,就会好很多。包括哪吒V能够识别交通标识,特别在上海,很多的路段容易被罚款扣分,很不安全。哪吒V可以通过图象识别技术去识别交通标识,去把线路标识识别下来,包括红绿灯,交通标识识别系统可以极大程度规避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哪吒V还可以去通过视觉去看前方车辆,包括前方行人、制动车能够在危险发生前及时进行保护。
在三电系统,哪吒V NEDC续航里程401公里,采用宁德时代电池,其能量密度较传统提升10%-15%;电池结构上采用航空铝合金复合材料,抗挤压、抗冲击能力提升20%;哪吒V还采用HEPT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做热管理控制优化,在全工况条件下温差小于3度。不管冬天还是夏天,不管早晨还是白天还是晚上,电池都处在最佳温度区间。还有PDCS系统,实时监控电池安全,能够优化能力分配,增加续航里程;另外哪吒V电驱动还采用高度集成化、轻量化设计。哪吒V内核动力系统非常智能化。
哪吒V相对于传统车很大的区别是,它可以持续迭代,持续进化,哪吒V支持11个ECU模块持续迭代升级,体验很好。可以立即升级,也支持预约升级。很多用户看到升级之后宁可等半个小时也要点,非常期待新的功能进来。还有些用户时间不方便,也可以同意升级,预约一个晚上时段,到时候自己唤醒自己进行升级,这个过程很便捷。
很多媒体朋友跟我说,除了刚刚讲的功能之外,接下来还打算做点什么?做一个小预告,我们会持续打造更智能安全的座舱,作为一辆智能安全车,语音能力很重要,哪吒V将持续提升语音能力,连续对话、随时打断,包括提供个性化声音选择,男声音、女声音等等。连续多轮对话我还是比较喜欢的,说完一个指令以后,有可能聊天千万别打扰我,如果不聊天希望做些事情你要准确识别到,包括后台后排跟前排也不一样,我相信在后面会把这个往更前推进。
像娱乐这一块,刚刚提到B站跟抖音,明年会不会有新的热点,我们保持更新。包括小程序,这些小程序基本不用消耗车端计算器资源,可以把与手机里面类似的应用,能够以比较轻的方式进到车里来,这是座舱里面做的事。在智能驾驶板块会进一步把更高级别的车,比如哪吒U甚至后续智能驾驶板块放到哪吒V里面去,包括AEB紧急制动系统,明年要把这个板块做进去,比如泊车都要迭代进去。三电系统研发的PDCS、三合一车载充电系统等等都会持续放进去。时间比较短,以上就是对哪吒V已有的智能化配置和接下来一段时间要去加进去的智能化配置做的简短介绍。
车评人:接下来时间针对张祺总讲的内容,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想知道哪一块可以借机会跟张祺总进行更加深入探讨。
提问:我问一个关于OTA的问题,特斯拉通过OTA升级,但是也有一些人讲各种OTA这种能力应该在出厂之前把硬件做好,您觉得未来OTA的方向是在软件方面还是对于整个安全或者其他方面。
张祺:这反映了传统车企跟新兴车企对于产品迭代过程中理念上的本质,要去验证它,对于特斯拉新型车企而言比较讲究迭代,通过软件的方式可能相对于传统企业更早放在车里面,他们能通过更多的真实的工况出去做数据闭环,帮助它更快迭代,把迭代后更加稳定可靠的软件去推广到更多的用户群体,总体上其实更高,相信推送也好,假设我有一万个用户,我不是一下全给了,通常不是这样,会去验证,先通过一百个用户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后台看到去改进,再推广一千个再到一万个再到十万个。对于OTA后续发展趋势而言,我相信现在目前大部分车企特别新兴车企,要做硬件算力的预留,可能用不了这些,先放进去,保证硬件基础是可靠的,后续未来支撑更多功能场景,支撑更多复杂的计算,可以把算力逐渐用起来,给用户在用车过程中,国外更长时间可能持续获得迭代进来真实的附加值。
提问:OTA的数据有两种方式,两种伦理模式,有一种说法现在造车新势力包括特斯拉,其实问题最早从特斯拉延伸出来,很多人觉得你特斯拉在做OTA的时候需要路跑然后得出数据做验证,然后做数据收集,相当于用户做小白鼠,传统车企他们攻击这一点,觉得要把所有路试做完以后才会推给其他用户,觉得传统丰田慢是有道理的,如何看待这两种的OTA伦理方式?
张祺:这个问题非常好,在做一个平衡,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仅代表个人去发表问题的看法,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回到消费链设置,很多人会下载新的APP,我不知道多少人仔细看APP条款,都涉及到隐私、定位,其实客观上来说,如果你的手机因为极度强调个人隐私重要性,你不授权APP去开放位置信息,那你现在所有的LBS功能都不能用,你去找在虹桥天地这个板块有什么美食找不到,因为大众点评不知道你在哪,你要计算说我这个发布会沟通会完之后赶到浦东新区或者陆家嘴还剩多少时间可以待在这里,不知道,因为不知道你的位置,所以其实绝对的禁用一定会造成一系列的不方便,这些不方便认为把权力交给用户自己选择,这件事情你本身自己可以接受可以保护你隐私,如果您自己选择这个东西打开做这件事情,那充分尽到告知义务,可以享受更便捷的服务。车里面做OTA,现在都是用户选择,为什么刚刚讲的说要说预约升级、立即升级,用户选择,做这件事情本身有一个简短的说明,会带来什么东西,会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您觉得这个事情再晚一点,通过后批次车辆线下刷新来做,那也可以。
回到企业这一点,我认为大家安全就是解决安全问题用传统方式来做,在实验场里面怎么做,在给你两年三年五年时间也很难解决所有问题,为什么过去传统车验证这么长时间还是会存在问题,因为在实验室环境下所能解决的问题只能是遗留问题,如果用以前方式来做,你花更多时间,你仍然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其实极端情况下风险并没有完全规避掉,反观新势力说法,我其实做了大量验证,但是最后的成千上万不同情况下,在用户同意情况下,我能尽快去达到更好的部分,尽快把更高成熟度产品汇集到剩下更多的东西,这样相比较起来,从大局上来看,其实反而是比传统车型以更可靠发展汇集更多的,我觉得这个方式方法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式,对于最前面几批少部分极端用户,给他充分的选择。
提问:比如小米他会推出两种系统升级版本,这边一发布马上可以看见,可以去点,还有一种推稳定版系统,我不知道未来哪吒会不会用这种比较人性化的两种路线模式来推两套OTA。
张祺:会有两种版本,哪吒在做这个事只是范围控制很小,正式版本在推出之前有尝鲜版本,会在我认为大家沟通好的用户里面会拉一个群,告诉说大家愿不愿意试,愿意请举手,可以告诉你最先尝鲜,用户帮我们一件事,有问题举手帮助我们做深度细致的分析,几轮下来之后更加有信心,才会推向哪吒U和哪吒V更广大用户群体,这个事我们在干。
提问:您觉得车机跟手机差异性在哪?
张祺:字面上有差异,一个叫车机,一个叫手机,车机意味着跟车的结构紧密关联,再强大的手机很难通过把车窗打开,做不到,车的系统跟手机系统目前还有一条主线,车机可以连到车里总线,通过总线控制,这是很大不一样,很多车控功能,设置的功能,手机做不到的。
第二,车机的尺寸,没有人会背13.3寸的手机到处跑,屏幕大小对用户体验非常大,导航的时候停下来看电影,你大屏的体验配上功放音响肯定会很好,比如导航在上海很多用户说高架路上下用手机不一定区分开,车机有更多区分方法,跟手机会有区别的。总的来讲,车机跟手机,早些年车机因为不联网更新比较慢,所以用户体验实事求是来说离手机在某些点上有差距,为什么现在智能汽车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是联网车机,本质上能够拿到实施更新的后台比如地图数据,比如生态链,这一块,我相信因为与车更好的打通,更好尺寸屏幕,包括跟音响,整个体验在行车环境下应该是更安全。
提问:哪吒U的透明A柱在整个研发实现量产问题是什么?透明A柱或者哪吒U用户会选?这个是不是真的有使用价值?
张祺:在一两个星期前产品规划部组织的哪吒U用户,做了面对面的对话,用户非常期待“透明”A柱,只是早几个月前抢不到.现在陆陆续续在门店里逐渐产能返回来以后,可以订到“透明”A柱版本车型,开始能够跟用户交互透明A柱版本。这个系统本身其实挺难的,一方面用的是有线屏,这个本身就是比较前沿的,手机上用了,车上咱们还是全球第一个,更难的是在背后的算法,在动态的环境下去做透视变换并且要考虑到高矮胖瘦,考虑到不同坐姿,考虑白天黑夜,考虑到直行转弯,这个难度非常大。如果用传统的3D建模,其实效果不见得好,如果是用现代的人工智能技术,用深度学习方式对算力要求非常高,在他们之间怎么去平衡,怎么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之中感受价值。细心的朋友们会发现,在最新OTA里面,“透明”A柱本身有用户抱怨说,高速的时候不会猛打方向盘,一直看外面很枯燥,没有什么意思,也是基于用户反馈,快速做了改进,把“透明”A柱跟新的主题结合在一起,不知道在座朋友有没有试过,在倒车时候,一体化“透明”A柱跟大屏,有没有多功能一体化沉浸式的感觉。,我个人很喜欢,非常有感觉。
用户可以自己从透明效果切换成导航,导航往这边飘有人不愿意,甚至大屏在看其他东西,导航被盖住了,在高速的时候把导航的指引放在“透明”A柱上,不用去偏过头看,很直接知道路况等等,这些我们在持续根据用户版本迭代改进,我相信明年2021年有更多的更高性能的功能板块更贴心的服务会在创新的载体里面呈现出来。
提问:您讲到互联网生态,您能不能讲一下您个人对于汽车互联网大概的看法?现在其实像广汽新能源长安做品牌有打造汽车生态互动概念,甚至作为卖点,想请问哪吒包括哪吒V、哪吒U之后产品,有没有深度规划可以和供应商做一些深度接触,打造属于你们自己互联网生态的东西。
张祺:这个问题在汽车圈里面大家讨论非常热,讨论好多年了,讲到互联网生态毫无疑问,目前打开自己手机,你会发现相信几乎100%的人会装几个共同APP,其实这几家都在做生态,能够去覆盖用户,这几家当中有不少已经在尝试往车里面去做,像阿里斑马系统,像腾讯等等,他们其实都在去做这些生态,用车去做尽可能的结合,最早是资讯类服务,天气的资讯,高铁、飞机航班等等,这是最初级信息。再到说LBS服务,能够去解决停车、充电、加油等问题,你会发现说目前做的还是不够好,不够贴心,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技术方面原因,刚才讲到主线,都是手机厂商、互联网厂商。对于陌生领域,他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用他,他们永远有一点隔靴爬痒的感觉,从商业来讲,其实也有一点隔离度,一个用户一个真实的人在车里面身份是多重的,既可以是iPhone,也可以是微信APP用户,也可以是哪吒V车主,是多重身份,当他发生一次交互行为之后,谁来对这次用户交互行为的体验负责,很典型例子,大家把手机跟车机拿一根线连投射,我个人很反对,而且用户体验不好之后,很多用户不知道该找谁,我到底应该抱怨手机投射到车机软件开发商,还是抱怨车做的不好,还是抱怨手机做的不好,这是商业模式上的没有打通带来的问题,回到您讲生态概念,这肯定是一个方向,自建生态目前有人尝试,目前做的并不是特别好。
如果再拉高一层跟你更大生态相关,你安卓生态目前不掌握在中国手里,自建社群用户多少,车一年两三千万够多了,联网车打了很多折扣,还有很多不联网的,联网一部分用安卓系统或者贴近手机开放操作系统又打一个折扣,可以算下来做社群你每年理论上能够触达到的用户群体基础非常有限,对于生态开发者,在做一款APP,可能耗六个月、八个月,耗了通宵达旦同事精力,最后触达几个亿的群体,开发者积极性也需要被调动。这件事情非常有价值,我们是坚定的拥护这个方向,给用户更多选择,把两个生态融合,就是为什么在哪吒V上面做的商城体验,既不是某些友商不管你的体验,多就是好,打开你自己去下载,里面的东西行不行,懒得管了,这种做法也不是特别好,所以还是根据用户反馈,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用户可以自己投票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尊重用户选择,去把我们生态跟互联网做一个短期我们认为最有效的东西。
提问:聊一下哪吒V的智能化,整体设计跟之前哪吒U不一样,前面不考虑设计,因为标准原因加上,这个标准整体的逻辑上跟联网不一样的。另外,看到有相关电耗排名,电车普遍高于燃油车,这是为什么?另外车窗为什么可以语音命令下降而不能上升?
张祺:打开它是不受约束,关闭很谨慎,关闭可能会造成危险,小朋友手放在这里面,一句话进去夹到怎么办,在关闭车窗这个很容易做,但是可能不够安全。
哪吒U其实看设置,如果主驾模式是一种模式,前排模式是主驾和副驾,因为用了两个输入可以做定位,回答您关于车窗问题,电耗其实拉起基本线来看,哪吒作为初创企业本着非常负责态度做电耗,这里给大家透露小贴士,电车跟油车很大区别,油车高速跑的越快越省,其实有个区间,80公里和60公里,电车越快耗电越大,到后面特别超过120之后,耗的特别大,还有跟使用环境有关系,一辆电车在北方,零下二十三十度跟上海还有广东在冬天的时候肯定不一样,因为油车空调暖风靠多余热量去做,没有额外的功耗,对于电车而言纯粹耗电,本身对于电影响也是很大的。当然还有有些友商可能为了把电耗感觉好一点,默认空调温度设置值会做的比较低,其实做的还是比较高,就是舒适性很重要,有些人续航再长一点,把默认温度设到18度、20度,甚至更低温度,用户其实可以自己选,默认值设置比较高,有些内循环、外循环,用内循环在冬天零下二十度的时候,你用外循环你可以想象一下拿家里的散热器在零下二十度场景下有多耗能,哪吒V从用户舒适度体验出发,用户能够根据自己使用情况做调整。
提问:因为你们这里不仅仅有,还有一种排名,排名的ID都是实名制,可能营销层面是不是更加重要一点,跟用户之间建立联系,普通智能车只是数据,一些用户只是看一下,不会在用户群形成讨论。
张祺:我们保持透明,跟用户之间相互透明,这样才能够有助于找到后期更新迭代的方向,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度。我们一直强调迭代,强调闭环,不是我做了一个面包你吃就吃不吃拉倒,而是我做透明的窗子你来看,觉得哪个地方不够好,你告诉我,让我尽早知道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才有可能通过迭代,去把这个事情做的靠谱,对于新创企业而言非常重视他们的感受。
提问:智能化这一块有没有可讲?
张祺:智能化想说一点,做了哪吒U还在做Eureka 03概念车的量产版本,我们有一堆更高级别智能化的技术在手上。但做哪吒V要去平衡成本,用更经济价值买到车,这是非常有挑战,有时候对我们来讲是更难,花好物料、芯片、算力去做好一个东西,你把它放到更经济型经济平台实现80%、90%效能,这件事同样难,如同要求品牌营销在核桃上刻字,这个难度很大,非常不容易,哪吒V售价59000-75900,还有车内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我们在这个行业里做的非常好,我相信没有几家企业能够做到这样。
提问:车窗交互方式,在未来是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张祺:这位老师非常敏感,在蛛丝马迹抓到未来方向,坦率讲是这样,这个跟未来交互方式理解是有很大关系,这个事情一定会发现颠覆,这件事情本身看国际化先进企业,国内企业都在思考,以前不这么干,是因为一些支撑技术没有到,现在之所以大家逐步往这个方向去走,因为条件已经具备了,车窗内交互方式在未来几年内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先讲到这里。
提问:现在技术发展这么快,今年买的车,过几年会不会落后过时?
张祺:从技术上来讲,哪吒汽车还在尝试固态电池,做了一些开发,安全性提升了很多等等,从技术角度来讲会持续在推,毫无疑问,你现在买的一辆车密度跟三五年前买的,技术程度肯定是不同的。就好像今天买苹果12,跟以前买的不一样,后续车型一定用到更先进的技术,老车型我相信类似于换电模式,我们也在思考,对我来讲,更多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商业模式问题。
提问:在AI有影响力,包括AI算法,您认为AI会对车芯产生影响?
张祺:其实已经产生影响,比如说,拿哪吒U来讲,人脸识别准确率是非常高的,是跟机场安检是同一个级别,里面用到人脸识别,包括情绪的识别,是AI技术,包括“透明”A柱用AI技术,在图象方面,凭什么靠图象就知道前面有一辆车红灯变了,或者交通标识限速多少,或者提醒用户刹车,这里面离不开AI,在语音方面,同样有AI技术语音的识别,对话的管理,执行的意图给予反馈,大量用到AI技术,图象方面,语音方面,我相信将来您刚才提到CPU,这种有的叫AI加速器等等,其实伴随智能化程度,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更加广泛用到车里来。比如下一个APP,里面有很强大CPU,支撑我们做更复杂卷积的运算,能够同时跑更多神经网络的模型,能够让我们对对象识别更加的精准,更加的多响应更加迅速。
提问:之前您提到哪吒跟用户之间非常开放透明的,想未来跟供应商这一块在数据上面会不会也透明?
张祺:数据特别注意用户隐私,数据所有权在用户,可能在用户允许情况下具备一定使用权,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很多是匿名的,在数据分享方面,其实也是有的,比如说我怎么知道哪吒用户最喜欢《桥边姑娘》,怎么知道用户一般在哪个时段用车比较多一点,一般电池是多少的时候开始充电,这都是匿名做的数据分析,数据本身有些涉及到第三方的改进,可能会做交流,比如宁德时代电池也很关心,哪吒汽车电池不会像有些友商出现大的问题,在出现问题前后台已经知道了,能够主动预防事情发生,所以是有一些数据沟通,不管是在动力方面还是在做商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