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收藏
分享
当前位置:
研究显示:高车龄车型成空气污染重灾区
顾莉萍
新闻稿 · 0浏览·2011-05-09 15:16

很多人认为,一辆车刚出厂的时候是该车最脏的“年龄段”。新车内的刺鼻的甲醛味让很多车主记忆犹新,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车内就渐渐“干净”了。其实在这里很多人都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眼不见者未必为净”,在闻不到味道的前提下,也不代表车内就是一片净土。目前,国内权威空气质量检测机构依据使用年限的分布,对自愿参加检测的车辆进行采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车内空气质量和车龄呈反比关系——车龄越大,车内的空气质量就越糟糕。

车内有害菌落滋生速度惊人

最终权威检测报告显示,车龄为一年以内的准新车,其车内空气中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平均超标48.33%,可吸入颗粒物超标则平均低于标准47.62%,菌落总数平均超标239.71%;而车龄达到5年的车辆,其车内空气中TVOC平均超标仅为5.42%,可吸入颗粒物超标21.67%,而菌落总数平均超标则高达1049.42%。

解读这份报告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随着车辆使用年限的增加,车内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逐年下降。

第二,新车车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要远远低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将会逐年上升以至于超标。

第三,所有的车——哪怕车龄仅为一年的“准新车”也很脏,都存在车内空气菌落总数超标的现象。

第四,随着用车年限的增加,车内空气菌落总数超标的现象将愈发严重——甚至会超标10倍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害菌落渐渐成为车内主要污染源。

由此可见,在所有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因素中,细菌菌落滋生的速度是最快的。在车内空气中所包含的各种有害物质中,有害细菌菌落无疑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但是对于车主的抽样调查显示,大部分车主依然错误地认为,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罪魁祸首是甲醛。

如何杜绝车内污染

针对于车内空气中的TVOC问题,专家认为,车辆使用5年后若说车内还存在挥发性的甲醛,是没有道理的。超标的TVOC主要是来源于公路上其它车辆尾气,多是一些烃类化合物。布绒面料的内饰对于这类有害化合物能起到很好的吸附作用,并且在随后的日子中能缓慢释放出来。因此专家建议购车时最好选择皮革等表面吸附能力差的材料作为内饰材料。另外,不正确的用车方式也是导致车内TVOC超标的重要原因,例如在车内吸烟、涂指甲油等等。此外,不少车主还没有意识到进入隧道时需要关窗,以及将空调切换到内循环。

而车内的悬浮物大多来自于衣物或布绒面料内饰材料的纤维以及公路上的浮尘等等。因此购车时选择皮革材质的内饰材料,以及在干净的公路上多开开窗吹吹风,积极清洗内饰等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至于车内的有害细菌菌落,就需要借助专业手段来清理了。车载空调系统可以说是一辆车当中最“脏”的地方,清洗汽车空调系统能够去除来自车外80%以上的细菌、真菌孢子和颗粒物。而如果选用专业清洗剂,例如3M空调抗菌清洗剂来清洗空调的话,空调内部的灭菌率则可达99%以上。但是清理完空调,却不代表附在车内的各种细菌也一并得到了清理。据统计,仪表盘、地毯、方向盘、坐垫、门拉手、后备箱、座椅靠背、排挡杆以及中控台是除了空调系统之外有害菌落最容易聚集的地方。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援引相关机构的研究结果报道,公厕座便器上每平方英寸(合6.45平方厘米)“潜伏”大约80个细菌,而汽车方向盘、排挡杆等部位在同样的面积上所检测到的细菌数量却接近800个,几乎是公厕座便器的10倍。如果大家不觉得恶心的话,这里不妨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每天都是在抱着一个公共马桶在开车,而且这个公共马桶居然比我们之前所用的方向盘要干净十倍!

对付车内的细菌、TVOC、甲烷等有害物质,我们建议采用全套的专业清洗方案。目前市场上车内空气养护品牌鱼龙混杂,有的仅仅能起到“除臭”作用,有的只能起到“抗菌”作用,有的则不能彻底清除甲烷,都无法从根本上清除车内空气污染源。在此,记者在走访市场后,向大家推荐3M汽车空气养护系列产品:

在空气净化方面,可以选用3M的“车内空气杀菌清新剂(PN12083)、“高效杀菌除臭净化剂(PN12080)”以及“专业空调抗菌清洁剂(PN12028)”3款产品。其中,“高效杀菌除臭净化剂(PN12080)” 和“专业空调抗菌清洁剂(PN12028)”两款产品配合使用的话,能更持久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健康。而“汽车空调制冷增效剂(PN12086)”,能够有效清洗空调冷媒管路,提升空调制冷效率。

对付甲醛方面,3M净呼吸甲醛净化剂(PN38000)可以高效率、快速度的消除汽车内饰以及其它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而且配合3M净呼吸光触媒空气净化剂(PN38001)使用,效果更佳。

另外,在空调管路以及空调净化方面,3M分别还有空调管路免拆清洁剂与净呼吸汽车空调专用净化剂可供选择。

综上产品,3M能够提供车内空气全套的解决方案,并且经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检测中心以及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测试表明,使用3M系列空气净化产品24小时之后,车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死亡率高于99.9%

车内空质量检测方法:

此次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涉及了不同使用年限的车辆,对于车辆的品牌则不作限制。检测的重点是车内空气中TVOC、菌落总数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针对车内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人员采用了毛细管气象色谱法来检测,通过Tenax吸附管与大气采样仪采集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时间为10分钟。采样后加热解析,使用毛细管气象色谱仪定量读数从而获得检测数据。

对于可吸入颗粒物,检测人员用采样仪以每分钟13升的流量吸取车内空气,将车内悬浮物颗分别采集在冲击板和恒重玻璃纤维滤纸上,以采样标准体除以直径大于10微米颗粒物的重量,进而获得检测数据。

最后一项就是检测车内空气中的菌落总数了。其检测方法被称为自然沉降法,整个过程耗时比较长。具体做法是用直径9厘米的培养琼脂平板在车内暴露放置5分钟,然后回收至实验室。接下来在37摄氏度的恒温条件下,经过48小时的培养时间后计算该培养琼脂平板生长菌落数。最后把琼脂培养基培养的样品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分离,挑出不同菌种用革兰氏染色技术分离鉴定,确定具体菌种。检测结果发现,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霉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蜡质芽孢杆菌、节杆菌以及流感病毒等有害细菌是车内空气菌落的主体构成部分。

此文章为厂商供稿,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点赞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7/3 15: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