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收藏
分享
当前位置:
刘涛: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内容含金量
魏仁杰
新闻稿 · 0浏览·2011-05-12 10:00

刘涛:我们很高兴给网易扮演人才输出的角色。在2005年的时候,媒体界对车168起了一个名字,叫“汽车媒体中的黄埔军校”。从2004年5月份车168上线以后,我们就一直秉承诉求“专业汽车媒体”这样一个媒体定位。历经了七年的发展,我们依旧去秉承这样一个精神,去对待我们的用户。其实今天上午,何老师讲到一个专业概念的问题,其实我注意到上一届北京车展的时候可能有很多家网络媒体的老师们都在去诉求这个专业。我们一直在想到底什么叫专业,什么叫更专业?从精神意识层面,专业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个性的符号,其实是由内部的DNA决定的一种媒体价值的取向。具像一点说,什么是专业的媒体?取决于它外展的形态和里面内容的含金量、包括人的敬业精神,包括我们的机制流程。谈到内容的含金量,互联网媒体相当于在所有的媒体形态中是温度最高的熔炉,就像春季一样,人的肝火比较旺,难免会比较浮躁,说话的语速做事的风格都会风风火火,其实互联网的媒体也是这样,这可能是由业内的形态所决定的媒体的性格。

在这样的高产出、高节奏、高频率的媒体环境中,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内容含金量?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媒体同事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车168更多的坚持的是第一站在用户端去向用户阐述与汽车行业相关的、符合客观事实的这样一些基本的内容,但是在这背后是秉承着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反应回来是一种意识。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在人的意识层面,意识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之后自然而然就看到了。但是在这样一个高度的、高频的媒体环境中能够让这些人沉下心来,来想想为什么要做内容,做内容要秉承什么态度为用户服务,这对于作为互联网媒体希望能够做到专业最核心的一个原因,也是一个迫切解决的,并且也是有非常大难度的一件事情。

然后另外一个,机制流程同样重要。因为我记得说车168初创的时期,里面有8-10个人,可以靠人治,但是到现在为止,整个团队的主创人员达到了34个人,这就需要借助一个有效地机制和流程,这个机制流程又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的就是细节,细节可能反应到内部的选题机制,然后到内容的生产模式,谈到选题机制,车168选题的应用跟其他媒体的形式不太一样,每周做一个选题,我们不仅要求大家针对于自己的选题阐述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站在用户端结合我们后台的数据库去向每位同事描述我要做这个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我们讲究的是想要过用户这关,必须要过自己这关,这一点是蛮重要的。

对外,像我们的兄弟网站——汽车之家。他们是走在前面的,也是我们很好的学习对象。基于用户体验的方面,用户需要我们阐述什么样的内容,我们就阐述什么样的内容,用户需要我们早上8点半开始更新,我们就早上八点半更新。用户需要我们星期六要多工作半天,我们就要多工作半天,这是一个对外的机制跟流程。去年10月份的时候,车168改版了,这个改版业内引发了一些争议,大家第一时间问我你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决定,用户对我们改版完了以后,第一反映是页面的承载量变少了,这是用户给予我们直观的反馈。但是我们针对用户做的反馈,在前期两个月的时间里,包括委托艾瑞,包括我们自己通过网站的数据库去分析用户的行为,发现传统的密集文字链式的内容堆积,已经给用户的阅读浏览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用户阅读的过程中,其实是有一定负面的影响,在互联网信息过剩的时代,用户需要一个会呼吸的页面和有选择性的阅读经过编辑深加工的精华内容,由此车168的新首页应运而生。而车168,为用户构建的则是一个专业的汽车资讯平台和专业的汽车互动平台。

刚才谈到这个内容和含金量的问题,我们之前有很多圈子里面的朋友都会在问车168每天做汽车悬挂的拆解,到底拆完以后是给谁看的?你们是不是给工程师看的?如果是给工程师看的,你们做的就太小众了。但实际上从内部运作这样一个选题的流程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题。举个例子,比如大众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在发布初期,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说涡轮增压的系统在一段时间的高速运转之后需不要怠速运转去保护涡轮。我们其实是带着这样一些问题结合我们自身的专业能力,因为车168超过半数的编辑都是毕业于专业的汽车高校,他们对于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可能会因为这样一个学习的经历让自己具备一些很好的基础,我们希望用我们自己这种专业的知识结合用户他们所关注的一些点,由拆解这件事情去找到用户解决问题的答案。坦率地说,最专业的汽车人士在哪?是在主机厂,而不是在媒体。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传达转化的一个角色。

除此之外,像央视汽车台,酷6的同事谈到视频的问题,车168的视频在新车的评测节目中,在目前的细分市场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为什么车168在视频评测这块能够有这样一个突破,能够有这样一个相对的优势,我们过来看就是两点:一是我们可能起步比较早,因为2005年就开始做了。另外一点我们觉得懂车的人没有我们做视频好,做视频好的人没有我们懂车。

另外,我想说时下比较热的无线终端的应用,我记得当苹果发布iPad的时候,业内曾经引发过一个争议, iPad平板电脑诞生和普及应用拯救的是互联网媒体还是平面媒体。到今天看来,这个声音的争论仍旧在继续,可能永远没有一个定论。但是无线终端的应用、使用、普及对于互联网媒体而言机会要比传统媒体要大得多。因为互联网媒体可以依托自己强大的用户数据库和自己完善的产品数据库去进行与无线终端的对接,从而更好满足无线终端人群的使用。

最后,引用一句盛拓传媒CEO秦致说过的一句话: “互联网是各领风骚3、5年。”所以今天在座的互联网媒体同仁,机会很多,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把握。谢谢。

此文章为厂商供稿,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点赞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7/4 23: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