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推广 厂商信息 正文

坦克新明锐 22块装甲级热成型钢板护身

收藏 举报/纠错
  不久前,发生在成都市区公路上的一场交通事故让人印象深刻。当时,因为一辆卡车刹车失灵撞到了前面的GL8,后接着撞到了新明锐、宝马5系、沃尔沃XC60,最后撞到了MG3。从碰撞后的现场来看,夹在中间的新明锐应该是受挤压程度最厉害的,但ABC柱均未变形。人们不禁疑问,如此前后夹击,还能保持这般状态,是怎么做到的?为此,小编走访了业内人士及斯柯达安全研发部门,告诉大家新明锐的安全护身法宝究竟是什么?


  直追豪车标准的高强度车身

  汽车安全系统专家解释说:“新明锐在E-NCAP(欧洲碰撞测试)里是五星成绩,此次事故中,其高强度车身的抗碰撞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大众的热成型钢技术也是同级少有的。” 

  据专家介绍,当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为了保护车内成员的安全,乘坐舱不应该发生过多的变形,像发动机、变速箱和轮胎等硬物是不能够挤入驾驶室的;至于乘坐舱之外的部位(像车头和车尾)则应该要尽可能多地溃缩变形,尽可能大地吸收冲击能量,从而使得作用于乘员身上的力和加速度不会超过人类忍耐的极限。


  为了达到以上效果,从安全的角度来设计车身,应尽可能把高强度的钢材材包围在对乘员安全尤为重要的座舱关键部位,诸如A柱、B柱、顶盖和底板等地方。那么,新明锐的车身结构都运用了多少高强钢呢?

  小编从斯柯达安全研发部门了解到,新明锐整车使用的高强度钢材比例达74%,堪称为同级车较高。而在车身碰撞的关键受力区,新明锐大量采用了经过热成型技术加工的钢板,其屈服强度是普通工艺的5倍,可以在严重碰撞中减小变形量,从而为车内乘员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事实上,即便是奔驰S级或宝马7系这样身价不菲的豪华轿车也不可能100%使用真正的高强度钢板制造,因为车身并非所有金属部位都是受力原件,类似于引擎盖、尾厢门等部件就属于非受力原件,没必要使用高强度钢,使用高强度钢制造会导致成本的无谓升高并且增加车辆制造的成型工艺难度。


  22块装甲级热成型钢板护身 坚固如潜艇

  新明锐整车高强钢材比例达74%,为同级车中较高;不仅如此,新明锐同时还使用了22块热成型钢板。一般的高强度钢板的抗拉强度在400-450MPa左右,而运用热成型技术(指将材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900 ℃以上),在材料处于熔融奥氏体状态时进行冲压成型然后快速冷却,从而获得超高强度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法)生产的热成型钢则拥有1000MPa以上的屈服强度和130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

  实际上,1200MPa以上的热成型钢板足够作为潜水艇的船身或坦克装甲车使用。像美国最强的“海狼”级核潜艇所使用的HY-100高强度钢,正是热成型钢材,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10米。这种具有极强机械安全性的热成型钢运用在汽车车身上,极大地提高车身整体安全性和抗碰撞能力。

  新明锐的这22块热成型钢分布在前、上、左、右、下这5个方位,分别用在前保横梁、左右前纵梁、左右A柱加强钣、中央通道、以及前后门防撞杆等车身核心关键位置,严严实实地把乘客乘坐的座舱“包裹”起来,以装甲级360度无死角的保护保障驾乘者的行车安全。这22块热成型钢占车身范围零件钢材使用的百分之20%,这个比例不仅超过了同级车型,而且还超过了不少中高级车型。

  此外,新明锐还在左右B柱和后排座椅脚部位置首次采用了连续变截面热成型钢板,使其车身强度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据悉,目前全球只有德国研发并掌握核心技术的连续变截面热成型钢板,仅一家德国公司生产。这种用于新明锐的左右B柱和后排座椅脚部加强版的连续变截面热成型钢板,其拉伸屈服强度达到1000MPa以上,相当于在一枚硬币上承受2头成年大象的重量,车身扎实的程度可见一斑。


  通过走访,小编算是弄明白了新明锐的安全护身法宝所在,超高标准的高强度车身设计和22块装甲级热成型钢板周身保护,坚固如潜艇坦克般的出色“防御”能力,自然能够充分保障驾乘者的安全。老款明锐在国内拿下C-NACP五星评级,新明锐海外版拿下E-NACP五星,相信新明锐,拿下C—NACP碰撞五星也不是什么难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此文章为厂商供稿,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 明锐 2019款 TSI280 DSG智行豪华版 国V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7.81 39.69 7.30
    测试文章:让实用多一些娱乐 测试明锐智行豪华版
    评测编辑-曹昊旻:

    明锐改款之后换了斑马系统,车机相比之前便利性有所提升。静态方面车头没什么变化,车尾增加了一行字幕,能够满足一定的需求,而动态方面,油门反应比较慢,加速和刹车油耗等性能不错,如果价格有一定优惠,是一台性价比产品。

    评测编辑-梁海文:

    此次明锐的升级,并未对外观及内饰设计进行改动,还是我们熟悉的样子。在驾驶方面,新明锐的表现也和以往相当,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时还是会有些“犹豫”而导致车辆闯动。此次新明锐最大的变化在于换装了斑马系统,新的多媒体系统在音频娱乐方面有很大提升,能够在丰富驾乘者的旅途。

    评测编辑-王子平:

    明锐给人的最大好感是均衡实用,不好则是老成平庸,特别是内饰的感觉,但这次换装斑马智行互联系统可有了不错的改观,娱乐性跟上了潮流。至于动力操控方面,依旧有不错的水准,加速还有小惊喜,而且2019款还满足了国Ⅵ的排放标准,让均衡跟上时代了。

  • 明锐 2018款 旅行车 TSI280 DSG旗舰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60 37.37 7.10
    测试文章:开启旅行车的春天?测明锐1.4TSI旅行版
    评测编辑-黄正桥:

    引进旅行车国产的意图很明显,试水这一细分市场是上汽大众的最大目的。只需花费不到20万元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这样一台原汁原味的“瓦罐”,且沿用了大众1.4TSI+DSG黄金动力总成,再加上丰富的配置,对实用主义者的吸引力相当大。

    评测编辑-:

    作为紧凑型这个级别中不多见的“瓦罐车”,明锐旅行版的存在可以很好地满足购车预算并不算特别多但是却有旅行车情节的消费者。车辆的整体表现很优秀,动力好、油耗低、易上手,大屁股不仅能彰显车主独特的个性同时也能换来不错的回头率。唯一让我想吐槽的是中控多媒体系统,实在太山寨了!

    评测编辑-周翱:

    国产明锐旅行版是在海外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了SCOUT外观套件,有着十足的跨界风格,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应该会很喜欢,内饰中控也换上了大屏幕,驾驶品质方面,1.4T+7速DSG的表现也一如既往的优秀,车辆最大的亮点莫过于超大尺寸后备厢,对于喜欢出游的消费者还是颇有吸引力的。

  • 明锐 2018款 TSI230 DSG豪华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0.30 41.05 7.00
    测试文章:“实用”有两个意思 测明锐TSI230 DSG
    评测编辑-黄荣嘉:

    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越来越普及,1.2T车型在动力方面基本上可以媲美1.8L自吸车型,对于日常代步用车来说是足够的。这台明锐1.2T在加速、制动、油耗几个方面都算表现不错,加上明锐本身很实用的设计,总体来说是款不错的家用车。但某些方面,明锐的用户体验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例如韩泰轮胎带来的路噪、减振调校可以把细碎的振动再过滤多一些,等等。

    评测编辑-何家荣:

    我对这一次测试的明锐1.2T车型有三个不太满意的地方:第一、低速顿挫感比较明显,遇到拥堵路况时驾驶不是太顺心;第二、内饰设计与大众品牌过于相似,缺乏了自己品牌的特点;第三、没有亮点、重点配置,也没有高科技配置,官方售价却接近15万元,明显缺乏竞争力。除此以外,这台明锐没有明显的短板,做工用料、车内空间、动态性能都可以让人满意,而后备厢空间则是卖点之一。

    评测编辑-陈海佣:

    对于我这样的实用主义者来说,明锐满足了我对一款代步家用车的需求:样子耐看、空间够大(尤其后备厢)、动力总成匹配成熟/够用、油耗也达到预期。整体来说,就是一款非常务实的车型。当然,它也确实缺少了那么一点点的个性,吸引不了年轻人的眼球。

  • 明锐 2015款 1.4TSI DSG逸尊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39 40.42 7.10
    测试文章:动力充沛/舒适欠佳 测斯柯达明锐1.4TSI
    评测编辑-黄正桥:

    这代明锐的外观是最让人满意的地方,相比老款车型年轻太多了,而且还保留了实用的掀背设计,加大后的轴距也提升了后排空间。EA211 1.4TSI发动机和7速DSG的搭配提速能力超出了想象,甚至比部分1.6T车型还要快。唯一不能接受的是全新明锐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舒适性相比老款车型的独立悬架有明显下降不说,在速腾换装独立悬架之后,其自身的定位也很尴尬了。

    评测编辑-李店斌:

    换代之后的明锐,年轻大气的外观,宽敞的后排空间都是其产品最大亮点。1.4T的动力依旧表现抢眼,7速DSG低速表现好于上代车型,但刹车踏板反映敏感会舒适性有影响;后悬挂改成扭力梁式非独立之后,后排舒适性确实降低了一些。

    评测编辑-盛元珺:

    全新明锐的外观内饰造型简洁时尚。动力方面,该车虽采用的全新1.4T发动机与7速DSG变速箱的匹配很默契,动力表现令人满意,同时低速的抖动也比老款好了很多。车内空间表现在同级车中属于标杆级的水准,掀背式的后备厢开启依旧是亮点。不过全新明锐的价格在紧凑型车中算是偏高的。

  • 明锐 2015款 1.6L 自动逸俊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2.34 40.65 --
    测试文章:有满意也有失望 测试斯柯达全新明锐
    评测编辑-苑璐:

    外观时尚,比老款年轻很多,内饰的整体用料方面依然 表现较为出色,只是相比老款,细节上有减配的情况。宽敞的后备厢空间和掀背的造型,依然是它的优势。操控比老款明锐更加轻盈,底盘表现很扎实,只是在面对连续的颠簸时,车身晃动要更加明显,舒适性方面相比老款明锐还是要差了一些。

    评测编辑-郑宇:

    整体来说新明锐有了颠覆传统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可以带来明显的扩大消费受众的正面效应,因此它应该比之前所有的明锐车型更受欢迎。不过在内饰细节方面和加速性能上都有令人失望的地方,这毫无疑问会让新明锐减分。

    评测编辑-于晗:

    采用MQB平台的全新明锐在车身尺寸和轴距上比老款车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大,反映在车内空间有了明显的进步,更适合作为家里唯一的车辆使用。虽然在细节方面有所减配,但增加了诸如大天窗和自动泊车等实用功能,不必纠结。偏向舒适并且易于操控的驾驶风格会让很多人喜欢,但悬架的减配难以让人接受。整体看来,全新明锐还是有一定竞争力。

  • 明锐 2007款 1.8T 自动逸尊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40 41.20 --
    测试文章:别被外表“误导”测试明锐1.8T逸尊版
    评测编辑-韩路:

    明锐是一款老人车...这个说法并不过份,虽然他有一款比较激情的发动机,但是这掩饰不了那老气的外观和复古的内饰。我认为明锐的用户群体应该是30岁以上的低调男士,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安稳的代步工具,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要求。

    评测编辑-王苦公:

    斯柯达在国内的第一款产品,上海大众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明锐彻底贯彻中庸路线,在紧凑型车中也算是剑走偏锋。但品质却不中庸,在工艺技术上与大众品牌看齐。1.8TSI发动机的动力加上稳健的底盘调校,驾驶起来很轻松。与大众产品的同化也给上海大众出了难题,目前明锐还没体现出应有的价格优势,品牌建造更是任重道远。

    评测编辑-孟庆嘉:

    做为一款家用车,斯柯达明锐可以说该有的都有了,而且强势的地方基本满足了家用车最重要的诉求,比如空间与动力;但在这些很不错的卖点下,明锐却被一副“老龄化”的设计所拖了后腿,内饰的那种颜色实在与档次、现代感无缘。不过对于该车的整体表现我认为还是比较值得推荐的,尤其是对中年的朋友们。

最新文章
加载中

明锐

指导价:14.39-15.49万
级别:紧凑型车
询底价
车型推荐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