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新闻]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向各个行业快速渗透,汽车行业自然也不能幸免。近几年,带有互联网背景的造车新势力在资本市场的助推下迅速崛起的同时也与传统造车企业在传统与创新、颠覆与融合等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碰撞。然而伴随中国年轻一代汽车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以及带有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属性的车型产品逐渐成为未来用户消费升级需求的必然选择,只有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在技术、资源、理念以及模式等方面进行打通融合,努力开发生产出符合新一代升级需求特点的高品质汽车产品才能更好的助力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到“高品质”汽车产品,那么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在售的主流车型产品的品质到底如何?让我们共同看一看由中国质量协会主办并发布的“2018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
本次测评对象为2018年销量较大的200个品牌车型,涉及全国50个汽车生产企业、60个汽车品牌。调查范围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七大市场区域的75个主要城市。调查时间为2018年4月10日至8月20日,调查方式为面访调查,共收集到有效样本24323个。测评指标体系按5个维度构建,包括总体满意度评价,性能设计评价,质量可靠性评价,售后服务评价和销售服务评价。
● 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总体得分为79分(满分100分),同比提高1分
分指标维度来看,本年度品牌形象80.3分,比去年提高1.3分;感知质量79.4分,同比提高1.1分;感知价值74.3分,同比提高1.1分。产品质量方面,可靠性满意度78.6分,同比提高1.3分。百辆新车故障发生次数为83次,同比下降10%。汽车性能、设计满意度77.4分,同比提高1.1分。服务质量方面,售后满意度77分,同比提高1分。销售满意度80分,同比提高2分。
分品牌维度来看,中国汽车行业满意度提升,自主品牌贡献更大。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满意度78分,同比提高2分;合资品牌80分,同比提高1分
● 2018年汽车行业用户忠诚度创下历史最高水平76分,同比提高3分
忠诚度明显提升表明我国汽车品牌集中度提高,竞争越来越有利于强势品牌的发展。从2013年开始,品牌对满意度的影响力凸显,质量与价格的影响力持续变弱。此外,自主品牌忠诚度与合资品牌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不强。部分满意自主品牌的用户没有真正转变成忠诚用户。
● 质量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仍集中在关键系统(部位)故障(问题)
2018年易发故障部位和去年一致,是“发动机系统”“行驶、转向和制动”“车身外观”“内饰”。最近四年,可靠性方面用户提及较多的故障(问题)有:内饰异味重、风噪声大、发动机噪音大、发动机有杂音、手动挡档位不准入档困难、行驶中轮胎噪音大,燃油消耗过高、加速反应迟缓/无力、刹车有异响。其中,内饰异味重已连续四年成为用户最关注的质量问题。
● 售后服务方面,应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调研结果还显示,2018年我国4S店售后服务流失客户(未来一定不去或很可能不去4S店接受服务)占6.5%,犹豫客户(未来可能去4S店接受服务)占21.6%,忠诚客户(未来很可能或一定去4S店接受服务)占71.9%,其中豪华品牌忠诚客户最多,占比83.6%。客户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4S店工时费高、配件价格高、服务态度不好。忠诚客户最看重服务质量可靠、维修技术过硬。要实现犹豫客户向忠诚客户转变,4S店必须做到位置便利并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文/汽车之家 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