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推广 活动合作 正文

中国与东盟将共同建立二手车交易体系

收藏 举报/纠错

  12月2日,2021中国-东盟二手车线上高峰论坛暨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线上新闻发布会在国奥贸促网(www.guoao2020.com)上召开。

  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会长、丹斯里林玉唐,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副会长、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拟任主席、马来西亚车业总会会长、拿督许综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事业部副主任李婷等组委会领导出席会议,介绍了高峰论坛及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安排和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

汽车之家

  据介绍,2021中国-东盟二手车线上高峰论坛暨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将于明年1月14-15日在国奥贸促网上举办,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和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共同主办、北京领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奥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这是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首次联合举办的二手车出口领域的专业高峰论坛,是中国和东盟行业人士用实际行动落实 RCEP 协定,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交流沟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活动之一。” 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拟任主席、马来西亚车业总会会长、拿督许综文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论坛交流,搭建起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二手车交易体系和标准,并成立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英文名称:CABA Automotive Industry Committee),为今后中国和东盟的二手车企业提供指导性服务。

  据悉,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将隶属于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由中国和东盟十国相关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诚信经营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汽车生产商、经销商以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成,致力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促进区域内汽车产业的贸易往来与投资合作。总部设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已授权北京领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中方秘书处。

  得益于过去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红利,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位列世界第一,今年9月已达3.65亿辆。不过,二手车交易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中国汽车流通数据,2019年中国二手车全年累计交易量仅为1492.28万辆,亟需更多海外市场消化。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则有望成为中国二手车出口的重要潜在市场。

  据许综文介绍,东盟汽车产业在近15年内快速崛起,汽车产量从2006年198.7万辆成倍增至2019年415.8万,汽车销量从2006年178.2万辆成倍增至2019年345.8万。截至目前,东盟在汽车工业方面的需求在全世界排名第五,年产销量约为450万辆,未来十年东盟很有可能突破千万辆交付额,成为全球汽车消费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吉利、上汽、北汽等车企均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地投资建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5日,包括中国和东盟在内的15个成员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这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众所周知,二手车跨国交易的产业链非常庞大,涉及到车辆交易、检测、出关、追踪、售后服务、转口贸易、金融保险、仓库存放等等一系列的环节,各个国家又有其特殊的政策和情况。对此,许综文表示,在RCEP协议的推动下,打通中国与东盟的汽车市场,不仅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淘汰过剩产能,还可以带动东盟的就业,实现经济共同繁荣。

  据他介绍,东盟十国除了新加坡和文莱在经济方面强、需求高,以好的汽车为主之外,其他八个国家都还要进口二手车,尤其是经济刚刚起步的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五个左舵国家,对二手车的需求将会迅速成长。过去东盟以进口日系、美系汽车居多,尤其日系车占比80%以上。中国的二手乘用车在车况和价格等方面还不及日本,但中国商用二手车有很大的市场。现在东盟的一些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商用二手车的需求大幅度上升,每年达到数以万计的规模,还不断地在增加。

  在此背景下,2021中国-东盟二手车线上高峰论坛暨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意义。今后将依托这个协会探讨东盟进口中国汽车的标准,确定检测机构,确定中国二手车企业与东盟国家汽车经销商的商务交易系统、交易路径、追踪系统、拍卖系统等等。

  “这是第一个连接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国际性的汽车行业委员会。”委员会东盟秘书处负责人李晓燕表示,在委员会东盟秘书处的积极邀请下,已经有数十家东盟本地车企将参与这次论坛,新加坡车业总会、泰国车业总会和柬埔寨车业总会都在积极联络当中,“相信在明年1月份的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会有机会跟东盟各国的汽车经销商和协会的同行们见面畅谈” 。

  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会长、丹斯里林玉唐也对此给予厚望,他表示期待在明年一月的论坛上,中国与东盟汽车行业的顶尖组织与企业负责人能够一起探讨各国汽车最新形势与政策,对中国东盟汽车产业贸易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展望,把握机遇,共商合作,共赢未来。

>>此文章为厂商供稿,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