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利银河星耀8(参数|询价)的上市发布会,吉利表示截至到4月底,吉利银河累计销量已超93万辆,有望在5月内实现累计销量达百万。这意味着,从2023年4月24日第一台车下线到百万辆交付,吉利银河仅用25个月,有望成为达成销量百万的新能源品牌。“银河速度”的背后,离不开神盾金砖电池、雷神EM超级电混等一系列行业先进的智能三电技术的助推,离不开吉利对“安全第一”造车理念的坚守。相继落地的“智能吉利2025”战略技术成果,已成为吉利新能源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统一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吉利成为首批通过电池安全新国标车企
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并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神盾金砖将充分融合吉利控股集团的全球安全科技,让用户的每一次出发,都安全到家。聚焦远超行业安全标准的短刀电池技术路线,在超级快充、高能量密度、超级混动等领域陆续推出行业一流的电芯产品,为吉利控股旗下各品牌车型全面赋能。
5月8日,吉利汽车还获得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检测报告,成为国内首批通过电池安全新国标的企业。检测报告由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颁发,而依托独有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所有新国标安全验证吉利均一次性通过,充分体现吉利一以贯之的安全理念。
测试标准远超“新国标”,吉利安全专利技术向全行业开放共享
吉利造车近30年,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开发战略,已构建起行业领先的安全开发体系,并不断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等安全成果应用在旗下车型上。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是一套基于电池、同时融合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无盲区”安全防护体系。电池新国标共有24项安全测试,但吉利自身对电池则有更严格的标准,必须经过全场景极限工况的36项安全测试,其中23项测试标准超“新国标”,除此之外,吉利还主动增加了电池包的跌落、踩踏测试等12项测试内容,而另一项“新国标”中增加的“底部撞击”测试,吉利则早早地在企业标准中实施。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行业内优先做到30km/h托底冲击、20km/h整车负坎冲击都无损伤,解决电动车最怕的因底部碰撞带来的电池损伤和安全事故。早在2021年,吉利就携手国家权威机构,牵头制定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底部防护的团体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施行的《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也新增了电池底部撞击等测试标准。截至今年3月,吉利主导参与安全领域的各项标准已达115项。
基于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带来的整车安全,吉利银河E5获得欧洲Euro NCAP和澳洲ANCAP双“五星安全”的最高评级,在同类型测试中,综合成绩排名在中国品牌中名列前茅,做到“全球都五星、全球都安全”的理念。4月16日,吉利银河E5又在Euro NCAP位于奥地利的实验室,“加试”了一场超标测试,成为继沃尔沃、极氪之后,优先完成50km/h中心柱碰挑战的15万级纯电车。
吉利也不断基于“安全”进行创新。在不久前中汽中心公布的自主整车集团汽车安全专利公开量排行榜上,吉利以1562项安全专利公开数,位列中国车企第一。
在吉利看来,安全专利不是“炫技工具”,而应当成为全行业共享的标准。针对电池新国标增加的底部碰撞试验,作为该项测试国家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吉利还将向全行业开放包含电池包底护板专利、电池包防撞梁专利、底部碰撞实验装置专利在内的电池底部安全专利集,为消费者与行业带来从整车电池安全设计与技术验证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今年就要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吉利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也将向全行业开放。投资20亿元的吉利全球安全试验中心拥有室内全天候气象环境模拟测试区,可0~90度无级对撞角度调节的试验中心。
AI大模型赋能!吉利携手深势科技开启电池安全“靶向药级精准调控”时代
近日,深势科技与吉利汽车宣布共建“新能源+AI”联合实验室,双方首次将生物医药领域“AI+分子模拟”技术体系引入到动力电池研发,标志着全球动力电池技术正式迈入“原子级精准研发”新阶段。
该实验室聚焦云端电池数字孪生、AI代理模型及电池新材料智能研发三大领域。依托吉利自研大模型矩阵和深势科技“AI for Science”技术矩阵,双方将开创动力电池“靶向药级”研发新范式。
将构建三大创新体系:云端电池数字孪生系统如同“虚拟CT机”,可精准识别电池内部物理化学的微观演化过程;AI代理模型则扮演“智能医生”角色,快速预警电池安全风险;而电池新材料智能研发平台则像“分子手术台”,可在原子层面定制电极材料。这种“虚拟实验室+实体制造”的双螺旋创新模式,将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和动力电池稳定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