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问编辑
当前位置:
整改中的滴滴顺风车 为何迟迟不上线?
李娜-车闻
李娜-车闻
原创 · 0浏览·2019-05-01 20:00
关注

[汽车之家 行业] 自2018年8月27日起,打开滴滴出行App,顺风车界面一直定格在“下线通知”那一页,这个选项的存在似乎告诉大家它从未缺席过。但8个月过去,关于顺风车回归一事仍遥遥无期,等待的不仅仅是滴滴企业内部,它的竞争对手们也是分外焦灼。

汽车之家

就在2018年两起顺风车事件后,滴滴顺风车进行了整改。随后滴滴全面启动了安全攻坚战,几乎将安全作为唯一核心考核指标,并在其官方公众号不断公布着“安全攻坚”的新进展,这一行为已持续200多天。即便如此,面对此前的种种问题,“安全保障”问题依旧盘旋在用户心头难以消除。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滴滴无法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顺风车业务将会永久定格。


60秒读懂全文:

1、顺风车是滴滴出行最赚钱的业务,仅2017年顺风车就为滴滴贡献了8亿元净利润。
2、哈罗出行等竞争对手正在发力,快速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上线,阿尔法顺风车、欧拉出行也在试水这一领域。
3、4月15日,滴滴顺风车微博更新,被业界解读为回归前的一次“风评测试”。此外,滴滴还推出“特惠拼车”功能,被视为是顺风车的替代功能。


●无法言弃的顺风车业务

一组数据可以看出顺风车市场的火爆,2018年春运期间,滴滴公布顺风车运送乘客高达3067万人次。在返乡一票难求的春节假期里,滴滴顺风车业务迎来发展高潮。尤其在下线之前,顺风车的日订单量高达200万单,约占滴滴总体日订单量的10%。

此前有消息称,顺风车是滴滴出行最赚钱的业务,仅2017年顺风车就为滴滴贡献了8亿元净利润。这对于成立6年以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滴滴,顺风车业务无疑是难得的利润奶牛。尤其在2018年,顺风车下线导致企业亏损进一步加剧,全年亏损高达109亿元,这更加让滴滴不会轻易放弃顺风车业务。

汽车之家

如果按照金字塔构造来分析滴滴的业务,顺风车或许可视为底层根基。当下,在滴滴的主营业务中包含快车、礼橙专车、单车、出租车、顺风车等,其他业务也拓展到无人驾驶、外卖、国际市场扩张等领域。与此同时,滴滴还进行着不少投资业务,IT桔子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滴滴共对外投资115.6亿元,投资企业包括高精地图初创公司、车联网服务提供商、汽车租赁服务商等。这些被投企业中,除了人人车处于E轮,其他均为B轮前公司。但从短期来看,大部分投资业务短期内都是烧钱的业务。

相比之下,顺风车凭借低价、共享经济的特点,在网约车市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增速明显高于其他网约车模式。由此可见,顺风车对于滴滴非常重要。

更为关键的是,就在滴滴顺风车消失的时间里,哈啰出行凭借顺风车业务顺势而起。2018年9月,哈啰单车升级为哈啰出行,牵手首汽约车与嘀嗒出行布局网约车业务。2018年底宣布在上海、成都两个城市拉开招募顺风车车主的序幕。消息消息公布后仅20天,注册哈啰顺风车的车主就超过100万人。2019年2月22日,哈啰公布数据显示,顺风车业务已经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上线,车主注册量突破了200万,累积发布订单超700多万。

汽车之家

最新消息显示,哈啰出行在公开信中提及,顺风车事业部会拿出5亿元成立“顺风绿色出行基金”,在三个维度让车主和用户共同受益,即针对注册车主免收平台服务费、乘客体验顺风车,享受最低5折优惠、车主分享空座单单可获现金补助。

哈啰出行这一系列的动作,无疑加速了顺风车的竞争环境,并成为滴滴顺风车的一大对手。如果滴滴顺风车业务迟迟未能恢复,将逐渐在市场中削弱竞争力。

●业务试探 动作频频预示回归?

4月15日,滴滴顺风车在其官方微博发了一条《滴滴顺风车致大家的一封信》,署名为滴滴顺风车事业部经理张瑞。这是“滴滴顺风车”微博自去年8月22日以来第一次更新。

汽车之家

他列出了滴滴顺风车的五点整改措施,并希望大家检查和监督,包括:回归顺风车本质,尽全力抵制非法运营;去掉个性化头像、性别等个人隐私相关信息的显示;用户准入信息筛查持续加强,尽最大努力杜绝人车不符;加大客服资源投入,提高客服处置能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优化调整流程。

这一信息则被业界解读为滴滴顺风车回归前的一次“风评测试”。但随后滴滴官方回应称,目前顺风车仍然在全力投入安全整改中,暂无具体上线时间表,“后续我们会逐步公布更多产品改进方案和安全策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虽然滴滴顺风车业务上线日期暂无定论,但滴滴却时刻为业务回归做好储备。尤其在近日,滴滴出行App内出现了“特惠拼车”功能,相较于“普通拼车”,使用特惠拼车功能更为便宜。

滴滴表示,特惠拼车功能是鼓励乘客尝试拼车的一种手段。该功能在特定时段筛选超过10公里的特定线路,给乘客提供长距离拼车出行的优惠折扣。据悉,该功能在三月下旬开始在北京、天津、大连的部分远距离拼车线路展开测试,当前处于试运营阶段,未来将逐步扩展线路。

此前,媒体便报道,滴滴正在内测新产品,用户体验和价格都与此前顺风车类似。2019年3月初,滴滴在快车、优享试行“选择路线”功能,用户可自主选择车辆行驶路线,加上近期的“特惠拼车”功能,被视为是顺风车的替代功能。

汽车之家

除此之外,滴滴在出行领域的业务也进一步扩大,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2018年,滴滴相继在巴西、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亚等海外多个城市开启运营,为海外用户提供出行体验或服务等。

海外动作也进一步加强,其中包括战略投资东南亚打车平台Grab、巴西网约车平台99、印度的Ola、欧洲的Taxify、中东的Careem以及美国的Lyft,同时并了Uber中国业务。通过收购或投资的方式,与全球前6大出行平台均形成了合作关系,建立了自身的服务体系。

●用户还会青睐顺风车吗?

直到现在,关于滴滴顺风车一事仍成为关注的热点,讨论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一方面是针对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关于出行便利的探讨。而滴滴顺风车迟迟未回归,也是受到安全规范和受众信任度等问题的制约。

如何让受众信任顺风车,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作为出行领域的新的业务模式,诞生初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运营漏洞。但“安全”是必须要防守的底线。此前,滴滴对顺风车车辆和审核要求并不严格,并未限制车主的接单次数和区域,导致这项生意为非法运营带来可乘之机,造成野蛮生长、以及安全隐患的严重后果。

汽车之家

此外,面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尤为重要。《滴滴顺风车致大家的一封信》也坦承,头像、性别信息的展示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结合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在危机事件中发挥作用,成为处理问题的关键环节。

当前,除哈啰出行外,阿尔法顺风车、欧拉出行也在试水这一领域。从理论上而言,顺风车最能体现共享经济的特征,共享私家车,可以降低乘客和车主的出行成本、减小交通压力、提升出行效率等。尤其在远途路线、上下班高峰和跨城出行等场景下,顺风车仍具有非吸引力。

编辑点评:

滴滴顺风车整改的意义早已不局限于自身,整改的过程与结果更是为整个行业起到示范作用。当下,顺风车的安全合规发展也成为受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能否确保乘车生命安全,是重新赢得信任的关键。因此,无论是滴滴还是其他平台,在完善安全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文/汽车之家 李娜)

文章标签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7/5 17: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