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问编辑
当前位置:
大数据:豪华/合资/中国品牌谁喜谁忧?
行业评论员
行业评论员
原创 · 0浏览·2019-11-02 06:00
关注

[汽车之家行业] 2019年注定将成为中国汽车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行业整体销量继2018年首次下滑之后进一步下滑,几百家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死伤过半,大量中国低端品牌销量近乎腰斩……如此种种。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这逆势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公司,销量不降反增,明星车型一经推出依然引爆全场。

市场是无情的,在这个现金流紧张,经济增速放缓的年度,只有仔细研究市场和消费者,精心打磨产品的公司才能活下去,而其他的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下面,就让我们参照2019年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看看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发现,以及背后的原因。

汽车之家


●《车圈大数据》是什么?

车圈大数据》是汽车之家面向行业端用户打造的节目,特约汽车行业资深从业者执笔,从经济、数据角度分析汽车行业的大环境与热点事件,做有深度的汽车行业现象剖析。


本期行业评论员——嘉慕,就职于国际知名汽车厂商战略规划部门,深耕于汽车行业研究、汽车产品规划及汽车市场营销等领域多年。


60s快速了解核心论点:

◆豪华品牌销量的整体增长,主要由中低价位车型销量增长拉动,原因或在于高收入人群购买力下滑,而中等收入人群购买豪华品牌的欲望增强。
◆合资品牌销量仅有日系厂商同比上涨,体现了钱包收紧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趋于保守。
◆中国品牌虽然全面下滑,但是长城和比亚迪的同比增长证明,只要有消费者认可的好产品,依然能在惨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从不同类别的品牌销量来看,在行业整体下跌7.8%的情况下,豪华品牌销量逆势增长了7.6%,而合资品牌和中国品牌则同比下滑严重,尤其以中国品牌为甚。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情况?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汽车之家

一、豪华品牌市场分析

从销量绝对值来说,奔驰、宝马、奥迪仍然稳坐前三把交椅,地位暂时无人能撼动。但是座次有所变化,从去年的奔驰、奥迪、宝马变成了奔驰、宝马、奥迪。四、五名则比较微妙,以雷克萨斯的势头似乎今年有望干掉凯迪拉克,成为第四。但考虑到雷克萨斯前不久进行了“官涨”,还要求那些交了定金等了几个月车的消费者补交差额,因此到年底的销量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汽车之家

而从同比增长率来看,特斯拉、雷克萨斯、保时捷、宝马和沃尔沃在所有品牌里领涨。涨幅最大的是特斯拉,主要是因为Model 3的上市,将整体销量拉升到翻一番都不止,相信国产之后,特斯拉会进一步增长。而宝马是BBA中唯一涨幅进入前五的,从绝对量上来说宝马涨幅最高。从下图可以看出原因。

宝马分车型销量数据

OEM 今年累计 去年累计 年累计同比
1 宝马5系 108846 111319 -2.2%
2 宝马X3 100205 14268 602.3%
3 宝马3系 79528 98940 -19.6%
4 宝马X1 70681 65904 7.2%
5 宝马1系 33848 36147 -6.4%
6 宝马X5 24983 39116 -36.1%
7 宝马5系PHEV 16093 6837 135.4%
8 宝马3系GT 15053 11356 32.6%
9 宝马7系 12884 18562 -30.6%
10 宝马2系 9054 12184 -25.7%
制表: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宝马的上涨,主要来自国产X3的贡献。宝马整体上涨近8万台,国产X3贡献8.6万台,其他车型的下滑趋势被X3力挽狂澜,最终实现整体销量大涨。X3如此强大的竞争力,相比应该是吃掉了很多老对手奔驰GLC和奥迪Q5的量吧?然而并不是,GLC和Q5的销量也在增长。因此只能说强大的X3,让很多本来没打算买豪华品牌中型SUV的消费者,增加了这个选项。

汽车之家

有读者可能认为豪华车品牌基本上还是一片欣欣向荣,比合资和中国品牌强很多。事实上,当我们结合价格来看销量,能发现更多有用的信息。

豪华品牌价格段销量分布
价格段 2018.01-2018.09累计销量 2019.01—2019.09累计销量 增速
TP≥200万 817 1421 73.9%
180万≤TP<200万 612 183 -70.1%
160万≤TP<180万 4024 2052 -49.0%
140万≤TP<160万 15774 11618 -26.3%
120万≤TP<140万 12757 5250 -58.8%
100万≤TP<120万 14544 10334 -29.0%
80万≤TP<100万 49379 34864 -29.4%
60万≤TP<80万 120696 84344 -30.1%
40万≤TP<60万 397745 381478 -4.1%
20万≤TP<40万 1235145 1383404 12.0%
TP<20万 109169 176309 61.5%
Total 1960662 2091257 6.7%
制表: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20万以内车型的销量增长高达61.5%,这是由于豪华品牌入门款车型大量推出,以及国五国六切换时豪华车价格大幅跳水,让本来只能买合资品牌的消费者,直接跨越到了豪华品牌。但这并不代表20万以内车型就是豪华车市场的增长主力,从销量绝对值来看,20-60万区间仍然是豪华车市场的中坚力量,占比将近90%。

再看60万以上的豪华车销量,除了200万以上区间,同比几乎全线下跌,甚至跌幅超过50%。说明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高收入人群的增换购需求有所萎缩。

二、合资品牌市场分析

接下来看看被豪华品牌压得喘气困难的合资品牌。合资品牌总体销量同比下滑严重,可以看到同比增速处于0%线以上的,除了现代以外,其他全是日系。马自达是所有日系里面唯一下滑的品牌。本田、丰田或成经济增长放缓背景的大赢家,没钱的时代最保守的选择就是买一台质量稳定,油耗低,保养便宜,二手保值率高的车,而这些都击中日系。在以往经济不好的时候,日系车也同样会大涨。

汽车之家

曾经的巨头大众和通用都在下滑,大众2.7%勉强可以支撑,同时近期推出的捷达品牌应该能贡献不少销量。但别克和雪佛兰同时15%的下滑,着实将会让通用十分痛苦。另外还有福特、Jeep和PSA,同比近4到5成的下滑,领跌全场。这些品牌下滑的原因各有不同,福特是由于产品线持续老化,品牌走弱。Jeep则是因为经济增长放缓,有”越野梦“的消费者不得不抑制了自己的欲望(在经济转好的美国Jeep同比大涨)。而PSA则是因为产品过于执拗,个性鲜明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

总体来说,合资品牌除了日系,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有一些销量下滑厉害的,感觉似乎要被市场淘汰。但是考虑到合资品牌大多数都是全球作战,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例如标致,在欧洲就卖得很好。因此,他们短期内可能会有阵痛,但是长远看不用担心现金流的问题,只要持续优化产品和经销商结构,就有翻身的可能。

三、中国品牌市场分析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看本土的品牌。合资品牌被豪华品牌压缩,不可避免的选择像豪华品牌一样——就是下探价格。无论是直接终端降价,还是像一汽-大众一样推出捷达这样的廉价品牌,实际上都是在挤压中国品牌生存的空间,蚕食中国品牌在低价格段的市场份额。在这种压力下,中国品牌这些年成长过程中,产品力上未能实现对合资品牌的超越带来的后果,就逐渐体现了出来。

汽车之家

绝大部分的中国品牌同比都是下跌的,好一点的下跌15%左右,普遍都在30%上下,排在尾部的下跌超过50%。

WEY和领克的销量数据
排名 OEM 今年累计 去年累计 年累计同比
领克总体 89,090 87,101 2.3%
1 领克01 39,126 74,124 -47.2%
2 领克03 32,547 0 0
3 领克02 17,417 12,977 34.2%
WEY总体 69,835 105,497 -33.8%
4 WEYVV6 42,287 4,040 946.7%
5 WEYVV7 13,779 47,708 -71.1%
6 WEYVV5 13,125 51,209 -74.4%
7 WEYP8 644 2,540 -74.6%
领克➕WEY 总体 158,925 192,598 -17.5%
制表: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中国高端品牌的使命本来是向上冲击,抢夺合资品牌的份额,但是没想到车市突然下滑,消费者消费趋于保守,因此中国高端首当其冲,同比下滑严重。曾经月销坡万的VV7,领克01等现在都只能卖小几千台,靠着新车型的不断推出才在整体上不显得那么难看。

销量排名前几的厂商里面,只有比亚迪和长城实现了同比的增长。这让人不仅好奇,所有人都在下跌的时候,为什么偏偏他们可以实现同比的上涨,究竟是有什么魔力。让我们一个一个看。

长城销量数据
排名 OEM 2019年累计 2018年累计 年累计同比
1 哈弗H6 242833 299012 -18.8%
2 哈弗F7 97242 0 -
3 哈弗M6 68697 31603 117.4%
4 WEYVV6 42287 4040 946.7%
5 欧拉R1 21033 0 -
6 哈弗F5 20897 0 -
7 哈弗H2 20422 57748 -64.6%
8 哈弗H4 19579 27847 -29.7%
9 WEYVV7 13779 47708 -71.1%
10 WEYVV5 13125 51209 -74.4%
11 欧拉iQ 11153 707 1477.5%
12 哈弗H7 8421 12925 -34.8%
13 哈弗H9 5489 10160 -46.0%
14 哈弗H5 1441 4382 -67.1%
15 WEYP8 644 2540 -74.6%
制表: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从长城分车型的销量情况来看,其实哈弗系列和魏品牌的下跌是很明显的,扛把子H6同比下滑了近20%。真正让长城能够逆势增长的主因是F系列的推出,尤其是F7的推出。2019年1月才推出的F7,上市即破万,到9月一口气卖了近10万台,成为了长城增长的引擎。

比亚迪各类车型销量
排名 OEM 2019年累计 2018年累计 年累计同比
1 BEV(纯电动车) 120359 51238 134.9%
2 ICE(燃油车) 154537 200950 -23.1%
3 PHEV(插电混动车) 60633 77336 -21.6%
总和 335529 329524 1.8%
制表: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从比亚迪的销量情况来看,燃油车、插电式混动车型同比都是下滑,而纯电车型同比则大涨。分车型来看几乎每一款纯电动车型都在上涨,比亚迪元则成为了最大的引擎。针对纯电动车型的市场,政策是关键,如何吃透政策,如何控制成本,都非常重要。不得不说,深耕新能源领域多年的比亚迪,在这个市场里真是玩得溜溜的。

中国品牌想要在逆势中保持增长,在合资的挤压中屹立不倒,推出真正好的产品非常重要。从长城和比亚迪的例子可以看出,好的产品,消费者是会买单的。从众泰、川汽野马这类品牌同比的暴跌可以看出来,粗狂发展的时代已经远去了,消费者不再愿意为一个样子上看着不错、用起来品质欠缺的商品买单了。

生存在这样的时代不必感到悲凉,套用一句比较俗的话“潮水退去才知谁在裸泳“。现在就是各厂商不得不练习游泳技能的关键时刻。优胜劣汰和资源重整,本来就是行业不断成长的”动能“。(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嘉慕)

文章标签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7/9 01: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