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人:邵总,今天我们想聊一下上汽荣威品牌建设、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第一个问题是上汽荣威在北京车展带来了哪些重要车型?
邵长山:我们带来了荣威iMAX8、荣威i6 MAX,当然了还有其他一些产品,主要是我们近期以国潮荣威的理念来倾力打造的产品。
车评人:您刚才提到了国潮,荣威品牌是如何理解国潮的?
邵长山:我们之前,做了专题节目的播放。荣威这个名词大家都能看出“荣我国威”,我们顺理成章的成为国潮,现在的时代特征是中国人自信越来越强,荣威做国潮,而且有这个能力来做好这个事情。
车评人:在您看来国潮这件事对于荣威是中短期的营销或者是传播方向,还是说在之后会把国潮概念完全融合到荣威品牌建设里?还有哪些具体举措?
邵长山:当然是后者,要倾力打造,我们民族自信也在不断提升。我们做国潮是顺理成章,然后我们也不是短期的行为,我们肯定是深挖掘,肯定是做得越来越好,做得越来越精。现在刚刚开始做,未来产品会更好。
车评人:短期来看刚才您提到跟故宫的合作着是今年落地的举措,在今年以及明年,荣威还有哪些具体举措?
邵长山:这些我暂时还没有相关的信息,我们市场部、运营部,包括前期的同事有相关的规划,因为我是一线的研发,现在落到我手头上暂时还没有。接下来可能有相关的信息会出来。
车评人: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荣威首款MPV荣威iMAX8这款产品的亮点?
邵长山:我们关注几大点,几个MPV在使用上的点,副驾需要什么、主座需要什么,包括我们关注整个人的使用氛围。我们也是搞产品的,除了汽车整个的产品研发的同时,还要解决这些问题,来体现荣威自己的特点。就像我们有几个重要的亮点:一是“魔吧”,这个大家看到了,可以从第一排移动到第三排,串联整个空间的。还有就是二排座椅前的“魔屏”,一个屏里面有很多信息。这个屏我们当时定义的并不是像iPAD或者大屏那样很笨拙,而是希望让坐在二排老板老板位的乘客,有信息获取能力,副驾、驾驶员、互动相关的信息,在老板位都可以展示,这个别看很小,但是它很精悍,在我们整个产品投入中很大的。包括还有一点,我们的座椅“魔力沙发”,也用了全新的座椅的设计、材质的应用。这个我们在MPV领域也做到了很高的水平。
车评人:首先相对于轿车,以及SUV车型,您刚才提到的,MPV在目前国内市场算小众的市场,为什么荣威在这个时候推出一款针对高端市场的MPV车型?
邵长山:我们也一直关注品牌的发展,包括年轻化、影响力、品牌向上。推出MPV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一是定位可以往上走,二是说对这个车需求的人,可以带来品牌上向上的推广。我们也看到MPV的市场,是未来五年、十年可期的,包括昨天大家聊,像我这个岁数的人,都在谈论有两个孩子的,对大的MPV车型也是刚需。在城市里能生二胎的经济实力,应该也是有这个需求,也可能负担得起,需要这个车,我觉得机会还是很大。
车评人:您刚才提到了品牌向上,其实在近两年很多中国品牌,很多民族品牌,以及合资品牌,还有包括现在电动车的一些新势力品牌都在提品牌向上的概念。我不知道对于上汽荣威来说,是怎么看待品牌向上的?
邵长山:大家好像都看到了,现在车的物流、成本很高,车厂的基本车型卖一辆亏一辆,基本车型是很亏的。车厂要生存发展下去,品牌要走下去,没有退路,只有往上走。这也是给我们汽车人的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必须把车做好,我们要往上走这没什么好说的。前些年大家都打价格战,现在车配置提升,定位向上。要生存下去必须向上。
车评人:其他的品牌对品牌向上更多的理解是,配置的升级,高端配置的升级,还有对于品牌打造的高端。对荣威有哪些具体举措,能够让自己的品牌向上?
邵长山:乘用车有一万多人了,我们有一个技术中心,有几千人,要品牌换新,就要提升研发能力,整个技术中心大概3900人不到4000人,还有海外的人才。我们的项目,不光是造型上,我们所有核心的零部件,这种核心部位都在倾力投入人力物力,上汽有这样的能力做这件事情,支持我们荣威的产品。
车评人:上汽方面UI设计跟用户的交互设计,属不属于设计的范畴?
邵长山:是属于的。而且现在分了好多块,上汽有一个斑马网络,我们技术中心有一个专门的信息系统的研发部门,还有我们设计部也在做。我们设计部在做的就是这些年轻人,都在搞界面。还有就是调研怎么样提升客户使用感受,让整体感受越来越好很好。
车评人:能具体介绍一下,刚才您说的交互设计方面,有哪些能够带来用户的体验优化?
邵长山:像我们现在已经在量产的荣威i6 MAX上,我们的对话、界面、反应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我们现在可以连续对话,真的像跟真人聊天一样,就一直跟车机对话,交流更流畅了。之前第一代唤醒它一次,一问一答就结束了,现在可以问好多问题,越来越顺畅。包括信息量,现在确实比以前提升了很多。而且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漏斗型的,未来会越来越大。
车评人:刚才您提到的语音交互,这些方面首先有很多传统市场,把这部分交给了供应商,打包成整体的解决方案,上汽这边您的设计院跟供应商是怎么样的合作方式?
邵长山:这个是大的策略了,因为公司肯定也有外面的供应商。但据我所知,我们的技术中心有专门的强大的工作组,网罗天下人才。
车评人:荣威产品现在目前能够透露的还有哪些产品上的规划?
邵长山:我们一直很忙,我们疫情期间都在韶关,天天做检测,每天都在加班没有一天是正常点下班的。面临这个大的时代特点和市场环境,我们有很多产品,今年就有很多款产品。
车评人:还有就是以您的工作经验,设计电动车和设计传统的燃油车,有哪些具体的差别?
邵长山:其实做设计,比如我学的设计,我自己是科班出身,就是学设计。像汽车是一个交通工具,至于说电车和燃油车,它只是一个驱动动力发生了改变,其实车还是车。这个其实电动车和燃油车我觉得应该是趋同。一开始电动车是新鲜事物,有很多标签,但终归只是一种动力,它的一些特殊的设计亮点,也会影响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但常规的燃油车也会把它新奇的东西在未来的设计中体现,就是时间长了,它们应该是趋同的。现在初期阶段很多车标榜自己与别的车不同,未来应该大家都是一致的。
车评人:在产品设计方面,电气化的产品,是否给设计师更多的发挥空间?
邵长山:是的,现在就像您刚才说的电车,电车简洁、符号化、参数化。这些东西在接下来的内饰设计,燃油车或者电动车上都普遍出现,而且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新鲜感,这个是时代一个很大的舞台,各个车厂的展台我今天上午也在转,大家或多或少都在往这方面做。
车评人:您的看法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车型的设计会有哪些趋势和方向?
邵长山:大家都在求新求异,自主品牌是这样。我今天去看了车展,看了大众,传统的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也在刻意营造自己的产品,但是它的产品有点保守。但是在这个年轻化的过程中,怎么去做没有定论,其实像大众、通用,也有的像现在有的豪车,也在做复古风。
车评人:不同方向。
邵长山:对,不同方向都会有,就是看你的车型或者你的定位,看你这个品牌的追求。
车评人:因为大家从荣威标志上来看,还是典型偏年轻,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产品方向是否跟标一样的?
邵长山:标一定是品牌的浓缩,就像您能感受到,刚才您说的东西就是标所传达的东西,扁平的、简洁的、年轻的、现代的。
车评人:我大概就是这些问题,谢谢邵总。
邵长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