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5月1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和里斯战略咨询联合发布首份深度聚焦年轻一代的新能源消费趋势报告——《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2024-2025)》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此报告基于里斯咨询的消费者心智调研模型,捕捉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偏好和核心价值主张,为行业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指引,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市场良性增长。
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发展,多元技术路线将满足市场多元需求
战略报告指出,全球核心汽车市场进入饱和期,我国汽车市场亦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预计达1650万辆,增速保持30%,国内市场渗透率突破55%。2030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将超过7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指出,新能源消费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增换购需求跃居核心驱动力,市场向三线及以下城市快速下沉,下沉市场销量增速高达61%,价格聚焦10 - 15万元大众区间,行业迈向 “技术普惠” 新阶段。
“电动化发展初期,政策与经济性优势是关键推手,未来智能化将为电动化注入全新发展动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车,市场结构逐步回归主流消费需求,多元技术路线竞相满足多元市场需求,座舱AI革命正重塑用户体验。” 他强调。
从消费性质、群体和品牌偏好变化来看,增换购成消费主导,改善型需求成核心。2023年换购比例超50%,预计2030年乘用车购车用户换购比例达80%。Z世代逐渐成消费主力,差异化、个性化、好玩等需求增加。企业需适应新消费需求,在品牌定义和建设上做出改变。中国品牌因更匹配消费者对电动化、智能化功能偏好,在市场上占主导,预计2030年自主品牌份额占65%以上。
师建华预测,纯电仍是市场主体,但插混和增程增长迅猛,2024年插混乘用车销售330万辆,增程式118万辆,同比增速超85%,2025年插混增程销量预计超800万辆,增加250万辆。
智能化方面,组合驾驶辅助加速普及,L2级渗透率超50%。报告指出,消费者愿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付费,30%消费者愿花1万元以上增加该功能。智能座舱AI化颠覆用户体验,标配8英寸以上中控屏等四大核心功能的智能座舱渗透率超70%。大模型赋能下,智能座舱在人机交互等多方面带来新可能。智能底盘成新热点,从传统向电动智能加速演进,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Z世代崛起:心智争夺成关键战场
报告聚焦Z世代群体,这一庞大的2.5亿人口规模、5.97万亿消费规模的群体,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股。里斯战略咨询中国区合伙人何松松剖析车企竞争核心,“车企需以技术领先奠基、场景化破局、年轻化定锚,在心智争夺战中构筑差异化优势。”
何松松进一步阐释车企赢得新能源“下半场” 的三大核心战场:心智之争、市场之争、技术之争。在心智之争中,他提出两大战略建议:其一,开创新品类,基于消费者品类分化逻辑与关注点,锚定心智空缺,新能源时代汽车造型、功能及场景丰富多元,应聚焦细分差异化场景,如家庭出行、年轻悦己,理想打造 “豪华六座智能电动SUV” 品类便是典范;其二,加速出海,凭借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成本优势与技术领先(三电、智驾专利占比超60%),以全球品牌势能反哺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认知革命。车企要把握品类思维重塑竞争逻辑,借技术平权、场景细分与品牌势能提升,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不可替代的差异化标签。”
Z世代成长于独特背景,造就了 “既追星又理性” 的消费观。他们青睐新能源汽车,对纯电车底层焦虑缓解,70%认为400-500km续航足以满足日常及周边通勤场景,仅少部分对600-700km以上续航有需求。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成为Z世代购车决策关键,关注度排名前五的比例逐年攀升,从2023年6月的5%跃升至2024年6月的12%。
面对Z世代崛起与市场新趋势,企业需精准布局。在心智之争中,打造专家品牌至关重要,Z世代更倾向专业新能源品牌(如问界、小米)及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子品牌(如极氪、欧拉);把握心智空缺,开创新品类,避免同质化竞争;倚靠全球品牌势能,深度拓展海外市场,以全球视野参与竞争。
技术之争中,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新三大件”—— 芯片、算法和数据,成为竞争新高地。技术领先不是简单堆砌,而是基于乘坐与驾驶两大本质属性,挖掘极致乘坐体验与驾驶乐趣,催生超级智能、超级好坐新品类,以及具有场景体验的驾驶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