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资讯] 乐道L90(参数|询价)于7月10日开启预售,届时,我们对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蔚来高级副总裁/乐道汽车总裁——沈斐进行专访。三位高管针对目前乐道L90订单量、交付与产能以及后续规划等问题进行解答。
● 交付与产能:8月1日大规模交付,供应链准备充足
乐道L90预售价为27.99万元起,电池租用方案预售价19.39万元起。新车基于蔚来的NT3.0平台打造,内部采用六座/七座布局并提供后驱以及四驱版车型。关于上市节奏,秦力洪明确时间线:7月23日将会开启动态试驾,将于7月底正式上市,8月1日全国大规模交付。李斌补充,整车制造与零部件供应商产能已到位,展车到店时已具备交付能力。
对于乐道L90开启预售后的订单量情况,李斌表示:“订单涨得很快,订单收到用户积极的反馈。我们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大家也感受到反响是非常不错的,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但是我们暂时不公布这个预订量。”
同时,在乐道L90的预售发布会上,李斌表示新车将会提供6座和7座布局,但目前并没有看到7座车型的展车。对于大家关心7座车型,李斌表示:“7座车型肯定会有,现在也可以预定,具体的交付时间要等上市发布会上公布,7座比大6座交付是要晚一些的,我们初期准备产能会优先保障6座版本的交付。”
● 2025年已经不单是销量目标了,而是利润目标!
蔚来品牌将于9月下旬(暂定)NIO Day发布新一代蔚来ES8,与乐道L90形成差异化互补。全新一代蔚来ES8已于此前完成工信部申报,整体换装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相比现款要更加具有棱角,辨识度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长宽高分别为5280/2010/1800mm,轴距达到3130mm,相比现款整体迎来升级。值得一提的是,结合此前路透谍照来看,该车有望配备与乐道L90相似的大尺寸前备厢设计。
动力方面,根据申报信息显示,其将采用180kW和340kW前后双电机,相比现款车型在参数上迎来升级。同时,该车接近角/离去角为17/18度,整备质量2630kg。值得关注的是,该车续航表现方面或将迎来提升。此前,有数据表示蔚来累计超600亿的研发投入,关于品牌的具体研发投入,李斌表示:“大约60%的投入用于基础技术研发上,比如像大家看到的芯片、操作系统、电池材料、一体压铸NIO-2的研发。车型研发大概占40%左右。”
● 增程和纯电该怎么选?为啥非要跟钱过不去呢?
李斌讲到自驾去新疆的经历表示:“在大家的想象中,开增程就是跑高速,去新疆、去西藏,开增程很合理,平时在市区用电、出门用油、可油可电,场景分得很细。但是为什么这些增程车主都在充电呢?新疆很大,从乌鲁木齐去喀什距离1600公里;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油和电得差多少钱?至少差1000多块钱。而且,新疆那边的光伏发电很厉害,在喀什下午1点到5点是谷电时段,一度电才0.25元,这时候你不充电而是用油跑,那你不是跟钱过不去嘛,对不对。
“所以回到真正的场景里面去看,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快得多。纯电出行可能在便捷性上还没有油车那么方便,但你只要把“使用成本”这件事算进去,就会明白,为啥非要跟钱过不去呢?”
● 怎么看理想i8和乐道L90?
秦力洪表示:“这两款产品都是用更加优异的纯电体验去终结替代增程大SUV的“转折之作”,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两个产品是站在一起的。当然了,大家的功能取向、设计理念各有不同,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还是把这个判断交给市场本身。”李斌补充到:“只要选纯电就是队友,也祝i8大卖。”(文/汽车之家 姚宇)
以下为访谈实录:
提问1:昨天的定价很惊喜,大家觉得一步到位了,但也有一个担忧。在配置和内饰质感都拉满的状态下,这个车如何能做到这样低价的?换句话说,这个定价,乐道L90有毛利吗?
并且昨天乐道的每个门店几乎都在做新车直播,甚至到凌晨一两点,这一次乐道L90这么高效的渠道打法,是做了什么样的努力?
沈斐:第一个问题,我们在产品、市场准备等各个方面都花了很多心思,我觉得团队都在成长,这点我觉得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真正的黑科技在于先发车再开发布会。
李斌:我们确实吸取了以前很多的教训,因为现在消费者、用户都希望能够及时看到相关信息,发布会开了最好就能实时看到车。以前我们是有很多的惯性思维,这两年很多媒体用户朋友也都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我们就是听劝。而且沈斐带队之后整个团队确实非常拼,5、6月乐道L60的销量是逆势增长,我们在对团队进行了不少的调整的背景下,在减了不少人的情况下,还能实现逆势增长,这也反映了我们整个乐道营销团队的战斗力(有很大提升)。
我后来和力洪、沈斐复盘,昨天的发布会时间还是太长了,担心是不是有本来要下单了的用户没准都睡觉了;结果今天我早晨一看订单涨得很快,昨天订单收到用户积极的反馈;大家都知道,蔚来从来不发预订单,近几年不发预订单,早年好像也发过。所以总的来说,还是谢谢大家的支持。
提问2:我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沈斐总,买纯电的用户和买增程的用户会有些区别吗?还有乐道L90做出这个定价,目标群体应该不止是在一线城市,对于二、三线城市会有什么策略吗?
沈斐:第一个问题,用户没什么区别,我觉得都应该买纯电。为什么还要买增程?我们发布会讲得那么清晰,乐道L90是“变革之作”,所以我也借大家之口,强调一下,都应该买纯电,因为纯电给了你更好的空间、更好的体验,而且这个焦虑时代已经过去了。
李斌: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昨天我在发布会上讲的,去年我跟沈斐去喀什的故事,那一次的经历其实对我个人的触动是非常大的。我们在喀什当时一共就待了40个小时,在这40个小时之内,就碰到了7组来自于全国的蔚来用户,其中还有开着我们第一代ES8的用户,就是350公里续航的用户都自驾去喀什。我当时就问他们:“你们不担心充电的事吗?” 他们说完全没问题,非常欢乐,这还挺让我意外的。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纯电车自驾每天在酒店就可以充电,我们也在不少酒店建了充电桩,包括在喀什那边。所以,用户白天跑,晚上充就行了。我们也考察了很多充电站,有我们自建的也有第三方的公共充电桩,我们发现很多增程车也在那等充电,这个还挺让我意外的。
因为在大家的想象中,开增程就是跑高速,去新疆、去西藏,开增程很合理,平时在市区用电、出门用油、可油可电,场景分得很细。但是为什么这些增程车主都在充电呢?新疆很大,从乌鲁木齐去喀什距离1600公里;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油和电得差多少钱?至少差1000多块钱。而且,新疆那边的光伏发电很厉害,在喀什下午1点到5点是谷电时段,一度电才0.25元,这时候你不充电而是用油跑,那你不是跟钱过不去嘛,对不对。
所以回到真正的场景里面去看,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快得多。纯电出行可能在便捷性上还没有油车那么方便,但你只要把“使用成本”这件事算进去,就会明白,为啥非要跟钱过不去呢?
秦力洪:我们前天做的高速1000站的落成,也是一个纯电长途出行的解决方案,这个事我们还会继续做。所以,现在纯电出行已经可以不需要担忧了,不用去背负着没有必要的一套系统去挤压车内的空间;油平时其实不用的情况下,大家还彼此在比赛看谁用得少,那其实干脆直接纯电算了,我觉得这可能是增程用户之后会去考虑的问题。
李斌:昨天我们讲到轻量化的技术,我们增程现在的另外一个趋势就是把电池越做越大,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发动机、增程器得使用频率,有些增程车主一年燃油系统可能只用一两次,但还是要每天背着这套动力总成在外边跑;拿人举例来说,每天都出去,你自己一个人非要背一个几十公斤的行李,然后一年只打开一两次,或者一年只打开两三次,每天都要背这么重的行李,我是觉得它不是特别的合理。当然,我只是从用户的视角去解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昨天花那么多时间讲轻量化,这个背后其实有很多取舍的。
沈斐:我想起力洪以前打的一个比方,以前出门都要在背包里面背好多吃的,而现在餐饮很发达,到处都是快餐外卖,所以不用再自备粮食了;其实补能也一样,现在补能更方便了,对其他的需求就少了,我们认为接下来的市场肯定大部分会选择纯电。
提问3:乐道L90的发布节奏,从上海车展首次亮相,到最近1000座高速公路换电站首次落成的时候是用乐道L90来换电的,到这次全面技术发布,对于乐道L90的发布节奏有什么考量,这次会做到上市既交付吗?
秦力洪:乐道L90的所有节奏其实已经展现出来了,上海车展我们做了一个亮相,展示了它局部的功能,一个亮点功能之一,之后我们用整个充换电基建的建设进度来完善对大三排SUV的出行体验,希望打消一部分用户的里程焦虑,然后我们对这个车辆进行全量的技术解读和产品说明。
昨天发布会时长比较长,但我们并没有牺牲质量,还有些东西甚至没有来得及沟通。乐道L90的展车已经同步到店,7月23日会开启动态试驾、7月底会有一个产品的正式上市发布,8月1日就会开始全国大规模交付。
李斌:这次的发布会之前展车就已经到店,我们如果想做的话,发布会当天现场就能交付。我们这一次也是听劝嘛,大家一直说发布即交付,交付即上量,我们这一次也这么干。
提问4:我问个敏感问题,很快下个月理想的新车也要上了,理想的i8和乐道的L90的定位接近,L90选择常规的造型,i8偏MPV的感觉。您认为二者的各自优势大概是什么?从技术结构或产品上?
秦力洪:这两款产品都是用更加优异的纯电体验去终结替代增程大SUV的“转折之作”,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两个产品是站在一起的。当然了,大家的功能取向、设计理念各有不同,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还是把这个判断交给市场本身。
李斌:只要选纯电就是队友。也祝i8大卖。
提问4:请问一下乐道L90后续的交付规划、产能规划大概是什么样子的?另外,监管层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内卷然后进行了一些指导,关于供应商付款60天的这个举措,会不会对蔚来的现金流造成一定的压力?
李斌:我们在供应链方面一直在和合作伙伴一起努力,L90的爬产、上量一直处在积极准备阶段,昨天我们400多家门店的展车就已经到位了,近期试驾车就会发往全国,7月23日就开启试驾,我们也给8月1日开始的交付准备了充分的产能,这个不管是从整车制造还是从零部件的合作伙伴的产能准备都是足够的。
关于反内卷竞争,我们肯定是积极支持,积极响应。我们觉得确确实实整个汽车行业最终还是要拼技术、拼品质、拼服务,这些也都是我们蔚来这几年一直在坚持的东西,所以我们是非常支持的。包括合作伙伴的账期我们也会积极地去响应有关部门的号召,和我们合作伙伴去建立一个更加良好的合作关系。
提问5:您好,问两个问题,一个是乐道L90定价是19.39万(租电),这个定价下利润空间还有多大?另一点对于蔚来和乐道两个品牌,如何最大化的去避免两个品牌车型的内耗?谢谢。
李斌:这肯定还是有毛利的,我们现在算账算得都挺精细的,大家感觉这个车的技术含量非常高,产品非常有竞争力,用料也很足,因为我们确确实实把这个钱都花在用户身上,花在能创造用户价值的地方。当然在一些地方其实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取舍。
举个例子,我们没有用特别大的电池。比如座椅、电驱也是在蔚来的体系内去进行很多的复用。总的来说,目前的定价我们还是ok的,大家不用特别担心。
秦力洪:关于品牌区隔我想把这个问题交给各位媒体老师来判断。去年媒体老师们都和我们探讨或给出了一些建议,昨天的乐道L90产品发布会之后,相信大家会看到事实上两个品牌已经区隔得越来越明显,而且越来越趋向合理。
李斌:对,其实乐道定位是非常清晰的,就是为家庭用户去打造高品质的车。而蔚来作为一个高端品牌,其实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宝马、奔驰、奥迪。在汽车行业,针对不同的价格区间,不同的用户群,去推出更加贴切的一个品牌,给用户一个更丰富的选择,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做法,我们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是走了什么石破天惊的路。
蔚来的走法是先从高端入手,再把这些技术和服务扩散到更广泛的用户群,我认为这条走法是符合智能汽车的产品特点的。
提问6:昨天听您讲了好几回大三排SUV的“革新之作”,怎么去解读“革新之作”这4个字,到底革新在哪里?还有您是不是想唤醒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现在已经到了用纯电、真正用纯电、相信纯电大三排SUV的时候了,我感觉您是不是有这种冲动?
李斌:我觉得“革新”本质其实是从用户价值创造的角度去讲的这个革新,它其实不是简单的讲一个形式上的说这个车长得怎么样,有不同的变化,我们其实讲的还是用户价值创造,我们对2700多位用户去做调研,了解他们的痛点,分析大三排用户还没有被满足的痛点到底是什么?我们总结了很多,最后得出结论是空间仍不够用、补能仍有焦虑。所以我们昨天讲了三句话,就是空间的体验目标应该是什么:座座都是VIP、6人10箱无压力、前后都能装行李。
我们是基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当下最先进的技术创新的水平和能力再加上中国过去这5年、10年里面充换电基础设施的日新月异,现在真的可以做到安心出行。把这两个放到一起那就给大三排SUV的市场格局变化、产品革新提供了一个基础。
包括我们昨天讲的“不可能三角”,保证一个大气方正的造型,又能够有一个很好的风阻系数,同时还要在空间方面不管是纵向的空间还是垂向的空间都能够充分保证。这个不可能三角要怎么求解,是要反复打磨的。我们昨天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讲我们风阻系数,在大气方正的造型、大气得体的造型下面怎么做到0.25,这么大的一款车怎么做到这个?其实这也是我们团队反复打磨的地方。
提问8:技术上实现创新之后,以后蔚来的五座的车,尤其是中型的SUV能不能也实现这样的前备舱?之前乐道的85度的电池包不是主销,换电站里电池的备货会不会能跟得上?在保新车生产和换电站备货之间如何平衡?
沈斐:我们肯定会尽量保证,初期85度电池的备货肯定没有后期全面铺开以后那么多,因为一开始在每个站铺一点电池,后面随着用户的增加我们还会继续再增加。
李斌:本质是我们初期的电池到底是保交付还是保换电站,因为一共能产的电池就那么多,你往换电站多一些,能交付的车就会少一些。
沈斐:刚开始L90的用户会确实会觉得换电站85度电池存货不太多,但是大家放心,这个量很快就会上去。
秦力洪:我们换电站里面有没有电池这个事用户和各位朋友是最不需要担心的,现在我们全国3400座换电站里面电池的储备舱的满仓率才刚刚过50%,我可调度的空间一大把,所以一点都不用担心这个事情。
提问9:问一下销量目标的问题,之前财报会上您给乐道定了月销25000的销量。那乐道L90上市之后乐道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目标?按照目前的订单来看?
李斌:我们肯定是做了足够的准备,第一个月的需求其实大家都不会特别担心,关键怎么持续热销,这对整个行业现在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乐道L90的产品竞争力已经在这了,我们的渠道,我们的一线同事,我们的传播团队能不能持续保持这个热度,我觉得这对每个品牌都是挺有挑战的,现在车型迭代这么快、切换这么快的一个市场情况下,大家都是要培养的能力。
提问11:问一下关于乐道L90的问题,昨天看了安全性介绍下来确实非常强,我们也拆过一些车,我觉得这个含金量还是蛮高。就想问一下内部有没有一个什么数据,就是为了做到现在的安全程度,每辆车上多投入了多少钱
李斌:我们其实昨天讲到了安全方面的投入,不管是L60还是L90,我们都是开篇就讲了安全。乐道L90全车的2000Mpa超高强度钢是同级里面用量最多的,这都是钱。并且整车的高强度钢和铝在车身上面的应用比例也是同级数一数二的,蔚来一直在材料使用方面保持积极态度,我们最早在第一代ES8上就是国内第一个全铝车身,当时铝合金占比97%以上,一个车身就比别的车贵很多。乐道L90还有一体大压铸的后地板,还有我们自己开发的NIO-2铝合金的材料都是在这上面充分应用的。
安全性方面还有安全气囊,我们标配9个安全气囊,昨天我们还特别介绍了为了保证第三排有这个同级最宽的气帘,包括狐耳式的副驾的气囊、中央远端气囊等等这些吧,在安全方面我们用料是非常足,还真没有特别算过钱,反正这些都是钱,我们回头算一下。
关于,智驾我们会把端到端的模型在乐道产品上实现,目前现在正在测试。蔚来和乐道的智驾研发是同一个团队在做,可以依托整个蔚来的底层能力,包括训练的数据,摄像头的布局都是一样的设计思路,这样就给我们的数据供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蔚来的数据功能闭环体系建完了以后,不用太久的时间就可以用到乐道上面,这个其实是非常高效的一个方式。
虽然在传感器上有一点差异,比如说4D毫米波雷达,但都是够用的我觉得总的来说蔚来和乐道的智能辅助驾驶的底层结构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端到端的AEB也很快就在乐道上实现了。
提问12: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刚才有同行问到神玑芯片的问题,L90没有搭载神玑芯片,其实搭载的是英伟达的芯片作为智驾辅助驾驶的芯片,神玑是只用在蔚来上面还是蔚乐萤三个品牌以后都会使用。
李斌:神玑芯片因为它是全球首颗车规5nm的智驾芯片,先进制程的芯片、特别是车规芯片确实产能有限,所以我们后续一段时间内神玑芯片主要还是在蔚来品牌上用,像英伟达的Orin X整个供应量是比较充足的,这其实是供应链策略。
另外还有个考虑,现在蔚来的大部分车都是Orin的平台,现在有几十万辆搭载了4颗Orin的车在路上跑,这个对于我们整个数据功能闭环,整个蔚来的智能驾驶的群体智能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用一样的芯片架构也能够让整个乐道的智驾更快速去复用或者跑通整个数据的闭环,所以一方面有供应的考虑,也有技术路线的一个考虑。
提问13:乐道L90这个车出来以后给大家的观感还是觉得量大管饱,加价不加量。我想了解下蔚来的零毛利定价策略中有哪些关键的变量和因素。很多车型会用高配版来拉动毛利,低配走量,但乐道直接定价到27.99万,已经冲到最主流的价格带,我们这个销量准备从哪里来拿?这个销量会来源于哪里?
李斌:乐道就是要做主流的产品,主流家庭的高品质的用车,所以它就是应该进到这个价格带嘛,我觉得这就是乐道的品牌使命。
至于车辆的成本,其实是在车定义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得差不多了,从所谓的第一性原理来讲,乐道L90追求轻量化就意味着成本的下降,因为越重肯定用的各种材料就越多,就这么简单这和大家的观念可能有点反常识的,有些人说你轻了是不是偷工减料了?很多人会这么去带节奏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技术创新研发的时候要投很多钱,但比我们340千瓦的后电机只有79公斤,你想想主流的后电驱基本在90公斤、100公斤肯定要用更多的材料,所以未必就便宜。我们可能一上来研发的时候成本高,但最终规模化生产以后成本就会下来,今天的手机、消费电子产品这么先进?但可以做的越来越便宜大概也是一样的原因。所以其实技术创新也是能换来成本的下降。
蔚来成本目标的设计其实就走了一条用技术研发换成本下降的路线,既保证了有竞争力,又保证了成本的可控,这也是我们希望大家多关注集成化、轻量化、小型化(零件部件小型化)背后的价值。
提问14:我上次和小鹏交流的时候,他有提到现在创始人的一大努力方向是给大家提供情绪价值,可能在营销方面有被卷到,不知道您有这方面压力吗?另外一个是问沈博,乐道L90这款车对乐道的意义很重大的,上一款L60其实是立了军令状但是没有达标,不知道您对L90这块的销量目标有没有信心?谢谢。
李斌:产品要提供情绪价值可以,创始人提供情绪价值这个我们确实做不到,和蔚来打交道时间比较长的媒体老师应该了解我们是什么样的,我们大部分时候做了很多可能别人没太做过的事情,所以解释成本高了一点,这一直是我们的困扰,也是特别需要媒体老师帮助的地方。
李斌:今天现场也有很多用户,作为创始人确实还是需要更多去面对公众,就像我来说,把蔚来说清楚这个是我的责任。像我搞ET9会客厅,现在已经做了十六七期了,就是搞个手机架在那儿就拍了,而且也不需要给他们付代言费,特别好。我们可能还是让大家看到真实的蔚来,看到我们的努力,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可能有的人觉得这样挺好,有的人觉得这样不好,没关系,我们比较傻一些,就像我们建充电桩,建换电站,容易引起误解。我们其实知道很多事情容易引起误解,但是我们选择了一条比较实干的路。最近我也反复和整个团队说要下笨工夫,有人觉得我们很傻,还有人觉得我们很狂,这都很正常,不可能让所有人认可你理解你,但总有一些人会认可和理解我们的。
沈斐:我觉得乐道L90这辆车作为产品来说,我认为提供了非常好的情绪价值,它外观大气昂扬,又传统又经典,看起来也特别舒服,全员头等舱,座座都是VIP,好开又安全,家人每个人都满意,我觉得这个情绪价值已经拉满了。您的问题也提的很好,提醒我乐道L60的目标还没完成呢。
提问15:经历了2019年的艰难时刻,其实现在比那个时候好了很多,但是持续的这个降本增效一直处于进行当中,我也听说蔚来裁员的事情一直在持续,会不会影响士气,所以想问一下斌哥在内部士气这块如何去做一个维持?
在新势力半年销量中,蔚来的表现已经处于新势力的末端,尤其是YU7上市之后下半年很多车企的销量都会受到影响,加上现在的市场环境这么饱和的一个情况下,您怎么看待下半年的市场竞争?
沈斐: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其实叫人员调整更合适,就是队伍你要不断地调整,让他匹配当下的这种你的战略也好,匹配市场的竞争也好,然后不断地去优化这个队伍。第二我其实认为至少在乐道这个团队,士气是越来越高涨的,销量在往上走,新车型在发布。毕竟整个公司这么多人,个别人觉得压力大也都挺正常,我也并不认为士气低迷这些话都是我们的员工说的,这个我先抢着回答一下。
李斌:今年整个公司在推进基本经营单元,机制内部叫“围绕着用户价值创造的全员经营组织变革”。
这几个点:一个是围绕用户的价值创造,能不能给用户创造价值,不给用户创造价值的事就不要去做了,这个很重要。第二个是全员经营,乐道的销量是沈斐的过程指标,最终要对他所负责的业务总体经营去负责任,我们现在从一线的fellow,到一个门店,到一个区域公司,到一个研发项目,到一个市场活动,都要先问ROI怎么样。
我们把整个公司的经营报表要拆解到一线的经营负责人,我们叫全员经营,在这两个基础之上再去推进整个组织变革,过程中确实有些同事主动的被动的离开了公司,很多都是跟着公司走了很长时间的同事,也有很多很优秀的同事,确确实实我们也是很不舍的。
但我们现在的责任就是把公司做好,给支持关心我们的人看到蔚来这么一家公司这一次能靠本事自己从低谷里面走出来,我们还是有这个信心的,这几个月乐道L60销量逆势增长、昨天乐道L90也受到了大家的积极评价。最近蔚来品牌也是立稳了阵脚,大家能看到蔚来在往好的方向去转变。
提问16:今年本来也是蔚来的产品大年,乐道L90昨天那么惊爆的价格,接下来蔚来还有ES8也会发。对于老用户而言,乐道L90和蔚来ES8之间应该怎么选,您会怎么推荐?
秦力洪:我觉得还是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因为用户的需求是多样性的。
昨天乐道L90确实引起了很多的关注,乐道L90也是蔚来公司能力的展现,在这个能力基础之上我们接下来在推下一代的蔚来ES8,大家一定要相信ES8的定位和它所对应的价值绝对也是物超所值的,两个群体各自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对于用户来说肯定是一个自己选择的过程。
今年我们的NIO Day暂定于9月下旬,如果有很多用户觉得要等到ES8的信息出来再来选,可能对于我们这个公司经营来说就要多等2个多月,基于用户的讨论热度,我们会考虑提前将ES8更多的消息与用户进行沟通;可能不是一个发布会,而是以更灵活、更方便的方式,这个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李斌:如果你想买大三排SUV,不管是乐道L90还是第三代的蔚来ES8,肯定都是非常值的。当然还是每个人的喜好和你的用车需求,它们之间是有差异的。所以如果觉得乐道L90已经够用了,那现在赶紧下单;如果你觉得也不那么着急,就等第三代蔚来ES8,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容易做的决策。
提问17:第一个问题是,蔚来车友群很多人关注乐道L90这台车,也有很多乐道一代用户想要换,但是如果免费换电权益和终身质保权益不能转移他们是不会换的,想知道蔚来内部有什么措施促进这部分用户的换车?
第二个问题,纯电续航又被小米卷起来,像小米YU7续航已经超过800公里,大家对这个数字敏感度又提起来。现在乐道L90包括乐道L60的续航并不是特别领先,有没有考虑出更大的电池再把续航往上顶一顶?
李斌:用户权益的事情我们好好算算,沈斐肯定是希望打通。具体的权益细节7月底产品的正式上市时肯定会给答案的,也欢迎各位朋友、尤其是我们的老用户随时提出想法和反馈。
李斌:关于续航我觉得大家不能把这事忘了。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一款量产车的纯电续航能超过我们150度电池包的表现。
前阵子有人说创造了“纯电SUV续航最长纪录”,我们当初实测不就是1000公里嘛,是我和沈斐亲自开。现在确实有些声音舆论优势挺大,但我们就是在苦干。我只是想说,请大家别忘了,我们的150度电现在还在服役,还在用,挺好用的。一天租金就一百来块钱,在座的也有租过的。它只有570公斤,150度电做到这个重量,行业里也是独一份。
那为啥现在大家不太讨论150度电了?因为我们换电体系够好,很多人就觉得75度电也够用了。我们100度电也在供,但大部分人还是选75度的,这就是用户自己真实的选择。
我们的产品决策,是要先想清楚对用户有没有价值,对公司有没有价值,如果还能考虑到社会价值,那就更好,这是我们一贯的决策逻辑。当然可能这套逻辑从“标题”角度不够吸睛,但我们愿意坚持。可能还有人不太清楚,蔚来ES6的最长续航是1000公里、ET7是1044公里。我们在2023年底就已经做到了,这是经过国家认证的,所以大家还是不要把这个事给忘了。
回到续航焦虑这件事上,最高效的方法、最好的方法、用户成本和社会成本最低的方法还是搞好基建,所以蔚来要做换电,这是2008年就有了的概念,2012年开始准备做蔚来的时候,就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去想这件事。当时沈斐原本要创业,但2015年被我拉进来做换电这件事情。当时我跟他讲为什么要做换电,因为那是已经想了好长时间去做的事情,换电不是说为了简单解决一个充电的事情。
而且我在决定做换电之前是去考察了做换电失败的公司,像Better Place,我专门去美国,跟他们的董事长、CTO、CMO聊了很多,弄明白他们为什么失败。所以大家看蔚来做这件事就是比较体系化,背后其实就是我们希望这么去思考。
乐道L90是续航是605公里,用的是85度、440公斤的电池,这个产品策略背后的思考是什么?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汽车行业是一个马拉松,总会有起起伏伏,每个公司也都有他的高光时刻,当然我们首先要活下去,所以近期还希望大家多帮我们卖车,谢谢。
提问18:蔚来公司和乐道品牌之前有没有推出价位10-15万的A级纯电轿车的打算?如果之前没有,那现在会考虑吗?
另一个问题,有没有调整全年销量目标的打算?如果蔚来今年仍然无法达成预期的全年销量目标对公司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李斌:乐道品牌的目标就是为家庭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车,这是它的目标,当然我们现在有旗舰大三排SUV,我们有智能电动中型SUV,长期来看会考虑一些针对更大用户群的产品,但会一步一步来,产品规划每个公司有不同的方法,每个公司有不同的策略,今天可能不适合公开讲那么多。
另一个关于销量目标的问题,我们今年从经营的角度出发,更加重视四季度的盈利目标。毕竟上半年已经过去,从全年销量来看,确实存在一定压力;但如果从整体经营效率的提升来看,其实每个季度我们都能看到明显进展,所以我们依然充满信心。
提问19:我们平时在商场经常能看到蔚来的门店或者一些快闪店,和乐道门店距离很近,基本上就是隔壁或者在同一个商场;以后乐道的门店拓展策略是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门店,还是说利用好现在蔚来的现有门店或者销售传播渠道?
沈斐:乐道会有自己的门店选址策略,大家看到有些地方我们是和蔚来门店比邻而居,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和其他品牌连在一起,这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全国四五百家店,乐道真正和蔚来比邻而居还是极少数的,我们还是选一个商场中,最好、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提问20:现在乐道L90的预售量是在您的预期之内还是已经超预期?有没有一个预估值?
昨天乐道L90开局很好,但是后劲要怎么保持?乐道在交付、营销、团队作战上做了哪些部署?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还想问下沈斐总,在渠道方面看到昨天发布会展车到店的情况,包括直播的部署,除了这些之外,在渠道方面做了哪些准备?会不会针对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销售策略?
李斌:谢谢大家对乐道L90的支持,我们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大家也感受到反响是非常不错的,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但是我们暂时不公布这个预订量,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渠道去了解我们的热销情况。
沈斐:因为是预售,大家对于最终的价格肯定还是有所期待,所以我们对销量的预期会更高一点,其实还没达到我的预期。
关于交付的问题,其实是个系统性的问题。就像乐道L90今天发布了,渠道先把车进了展厅,并不代表未来的销量和交付就一定有保障。这里牵扯的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体系。我们整个团队不管是乐道L90的上市,还是乐道L60的销量,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如果过分沉迷于眼前的订单,或者运气好碰对了就沾沾自喜,那离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各方面的准备都得继续努力,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所以还要更踏实做很多细节的工作。
提问21:斌哥您现在主管研发,前段时间也提到说蔚来累计超600亿的研发投入,能否简单给我们拆解一下哪些单项目的研发投入是比较高的?哪个项目交的学费是比较高的?
另外我们把研发投入也都计入当期费用扣除,这个费用是不是有什么财务上的考量和规定?
李斌:我们蔚来的研发体系,是围绕智能电动汽车的“12个全栈”进行正向、底层长期的技术研发,当然还有车型适配、应用开发。大约60%的投入用于基础技术研发上,比如像大家看到的芯片、操作系统、电池材料、一体压铸NIO-2的研发。车型研发大概占40%左右。
对于费用化处理,蔚来是三地上市的公司,所以我们采用更谨慎、透明的财务原则,“不去资本化研发支出”。前几天我跟吴晓波老师做直播的时候也讲到这个事情,这个原则其实会让整个资产负债表保持干净,让投资人更清晰地了解我们。
提问22:斌哥昨晚的信息比较多,有一个点提到了乐道6座、7座的都会有,但是目前7座的图还没有,展车也没有,能否有更详细的信息包括后面的交付计划是不是会晚于6座?因为蛮多朋友也在问。
李斌:很多人关心乐道7座车有没有,肯定会有;第二个,现在也可以预定,具体的时间交付肯定要上市发布会跟大家说一下;但是有一点可以和大家说一下,大7座比大6座交付是要晚一些的,我们初期准备产能会优先保障6座版本的交付。
秦力洪:计划的顺序是这样的。还有一些朋友关心我们7座座椅,布局是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