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当前位置:
现在“买”小鹏,还来得及吗?
车市物语
原创 · 0浏览·2025-11-13 15:07 · 北京
关注

[汽车之家 行业] 11月11日,小鹏汽车股价暴涨18%!这与马斯克都点赞的“她”不无关系。

11月5日,小鹏科技日宣布,将于2026年量产能走猫步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IRON。11月6日,特斯拉股东大会宣布,将于2026年量产能分拣物料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

随后,马斯克对小鹏IRON赞赏有加,并称这位女性机器人“身材不错”。

汽车之家

不止机器人。这边何小鹏刚表示,要在2026年开始量产交付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那边马斯克就宣布,具备“飞行”能力的新一代Roadster跑车年底见。

如今,小鹏已构建了全栈自研的物理AI体系,覆盖芯片、操作系统、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巧了,特斯拉也已经实现了相关体系的构建。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是全球唯一同时布局AI汽车、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的科技公司。如果新一代Roadster真能飞的话,特斯拉可能会成为第二家。

汽车之家

截止11月11日美股收盘,小鹏汽车市值为268.04亿美元。同期,特斯拉市值高达1.46万亿美元,约为小鹏汽车的54倍。

这两家企业这么像,怎么市值差了这么多?

虽然特斯拉的高市值背后有小鹏没有的火星计划和马斯克个人魅力等因素,但小鹏汽车的未来依然到了该重新评估的时候了。

汽车业务,仍被低估?

从目前来看,小鹏已经布局了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量产乘用车、面向运营市场的Robotaxi,再加上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共计四大业务。

当然,由于其他业务目前都还没有进入量产阶段,所以当前市值最主要反映的仍然是人们对于小鹏汽车业务的预期。

2025年前10个月,小鹏汽车共计交付新车35.5万台,同比增长190%,提前2个月完成年度目标。同年前三季度,特斯拉销量为‌121.77万辆,大约是小鹏汽车的3.9倍。而前者的同期营收大约是小鹏汽车8倍。

小鹏的优势则在于增长势头迅猛。同时,自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小鹏汽车还将进入增程市场。增程、纯电两大市场都开启布局后,小鹏汽车未来的市场表现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特斯拉的销量却在走下坡路。

汽车之家

对于小鹏这类有科技属性的公司来说,当然不能仅看汽车业务,毕竟销量是小鹏汽车五六倍的吉利、奇瑞,市值也仅是和小鹏相近的水准。

与上面这些车企不同的是,特斯拉、小鹏选择核心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模式,自研操作系统、自研辅助驾驶、自研智能座舱、自研智能驾驶芯片、自研电子电气架构……总之,所有智能汽车相关的核心技术,他们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于大量的核心技术自研,让小鹏构建起了一定的技术壁垒,也让他们省了不少钱。就在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的毛利率达到了17.3%,实现了对特斯拉(17.2%)的反超。

与此同时,更多核心技术还能让小鹏进行技术外溢。近年来,与大众汽车集团的感情不断加深,就是技术自研带来的优势。未来,大众汽车集团还将用上小鹏的第二代VLA和图灵芯片。

汽车之家

与此同时,小鹏的Robotaxi也将开放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给外界合作。目前,何小鹏已经拉“老东家”阿里旗下的高德进行相关业务的合作了。

所以,即便只看汽车业务,小鹏汽车也应该被看作车企+智驾芯片、智能驾驶、底层操作系统、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的供应商进行评估。

同样拥有智能化技术自研能力,且与小鹏汽车同期交付量接近的理想汽车和赛力斯,市值分别为214.3亿美元和2331.47亿元(约合327.9美元)。

虽然小鹏汽车同期的营收比上面两家少一些,但是业绩涨幅却比他们要强不少。

“猫步”机器人,2026量产

第二代IRON能被大批网友误解“里面有人”,已经体现出了小鹏在拟人化方面的技术实力。

小鹏机器人业务负责人LC(米良川)在与汽车之家等媒体交流时透露,他最近一年研究最多的就是骨骼、肌肉等人体构造。

正是因为这些对人体的研究,让第二代IRON能拥有82自由度,单只手就拥有22自由度。更多的自由度,才能支持更多动作的可能性。

汽车之家

作为对比,宇树科技最新发布的灵巧手为20自由度。目前,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也拥有22个自由度,但芯片算力与小鹏不是一个量级。

小鹏为第二代IRON搭载了3颗图灵AI芯片,拥有行业最高的2250TOPS算力。

它的软件能力基于第二代VLA(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M(视觉-语言模型)、VLT(视觉-语言-任务/思考模型)的大小脑能力组合而来。其中,“VLT大模型”是小鹏面向机器人专门研发的全新大模型,可让其实现深度思考、自主决策。

汽车之家

据LC透露,第二代IRON只需输入方向和速度即可行动,无需其他干预。整个操作过程类似于VLA智能驾驶,只需设定导航目标,它的其他动作和步态均为自主生成。

能在2026年投入量产,并获得宝钢这样级别企业的合作伙伴,也展现了这款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度水平。

人形机器人要比汽车复杂得多,毕竟汽车的尺寸更大,且只有前后左右4自由度。为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小鹏为IRON设计了超越车规级的硬件标准。

汽车之家

能够在今天“火出圈”,实际上也是因为小鹏汽车在机器人领域已有7年以上的技术积累。当下所展现出的实力,也是长期持续布局后的能力“涌现”。

有业内人士甚至将小鹏IRON排在国内人形机器人前三。

何小鹏认为,人形机器人总有走到千家万户的那天,未来的市场规模预计是汽车的两倍。他预计,小鹏机器人10年后的年销量能超过100万台,反正比汽车多。马斯克更是预测,未来全球将有数百亿台Optimus,规模将“超越手机”。

2025年9月,美国明星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元。如今,中国人形机器人估值前三名分别为600亿元(约合84.3亿美元)的优必选、150亿元(约合21.1亿美元)左右的智元机器人和春晚转手绢的宇树科技。

你觉得,小鹏机器人该估值多少?

飞行汽车,高管“肉测”

如果不出意外,在IRON量产之前,小鹏汇天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预计已经开启交付了。截至目前,这款搭载第二代VLA的飞行汽车已获得7000台全球订单,行业第一。

量产方面,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于11月3日试产并顺利下线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该工厂的初期产能规划为5000台/年,未来会达到年产万台的水准。满产状态下,生产线每30分钟可下线一台飞行器,进一步提升“陆地航母”的量产规模。

汽车之家

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

虽然对很多订购者来说,这款分体式飞行汽车更像是个“大玩具”,但是它可能比当下所见到的直升机等低空载人飞行器更安全。“陆地航母”的飞行体拥有6个旋桨,比直升机多3套系统冗余。此外,在交付用户前,汇天高管们已经肉测飞行超过5000公里。

“陆地航母”还没开启交付,汇天就将下一款飞行汽车搬到台前了。在本届科技日,汇天带来了服务于多人长途飞行的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

“混电”是什么高大上的词汇?我来解释下,就是“增程”。

但咱也别小看“增程”。得益于这套动力系统,“A868”的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最高航速为360km+/h,可行驶2h以上。这意味着,它能实现跨城市间出行。

汽车之家

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

虽然这款产品在数年之后才有可能与普通消费者见面,但它在2025年10月已经进入了试飞阶段。

根据汇天的规划,飞行汽车将采用三步走的策略:前期的分体式飞行汽车将以短途出行、救援、文旅等场景为主要服务场景;中期的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来实现中远距离固定位置的跨城出行;后期面向3D⽴体交通场景的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将于5~10年后与消费者见面。

此外,汇天还将为飞行汽车推出集展示、销售、交付、飞行、培训、售后为一体的6S店,建设专业教练1对1的大规模飞行驾驶员培训体系,还有遍布全国的200+飞行基地。

2025年4月,有市场投资人为汇天算出了2400亿元(约合328亿美元)的天价估值,比小鹏汽车当下的市值还高。

结语

虽然小鹏汽车的市值不该拿来与特斯拉相比,但它确实和特斯拉一样,不该被仅当一家汽车公司看待。他们在AI汽车领域探索超过11年,在飞行汽车领域探索超过12年,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也已超过7年。

在本届科技日上,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的定位将升级为“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

科技日活动结束后,摩根士丹利对小鹏汽车评级为“增持”,目标价设为“30美元”;中金在报告中给出小鹏汽车“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同时维持港股/美股目标108港元/28美元。

仅仅是把小鹏旗下所有业务进行拆解,我们所得出的估值就已经远远超过他们当下的市值表现。如果再将AI汽车、Robotaxi、飞行汽车和机器人看作一个生态共同体,那这家公司该有的市值远大于当前的表现。

小鹏汽车在未来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独到见解!

文章标签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11/13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