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技术] 沸沸扬扬的长安机油乳化事件已经随着官方解决方案的公布以及长安正式召回部分CS35而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人们的疑问和顾虑似乎仍未消除,“长安前后发布的两套解决方案究竟有没有用?”“3月31日才开始实施的新方案真能解决机油加注口盖里的乳化物问题吗?”我们就来为大家展示和分析这两套方案的内容细节,一起来了解这些方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长安CS35关于“乳化”的两套解决方案 | ||||
方案公布时间 | 针对问题 | 问题描述 | 解决方案 | 执行方式 |
2013年1月29日 | 油底壳机油乳化 | 曲轴箱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存在油底壳机油乳化的风险,属于设计缺陷 | 取消旋风式油气分离器,清洗发动机、气缸盖罩盖、更换三通管、机滤等 | 强制执行(1月26日前出厂车辆) |
2013年3月4日 | 机油加注口盖、气缸盖内出现乳化物 | 由于发动机保温能力不足,低温短途工况下发动机机油加注口盖、气缸盖罩盖内会出现乳化物,对发动机正常 性能无明显影响 | 提高发动机保温能力,优化气缸盖罩盖、更换发动机装饰盖、增加发动机舱盖前部密封条等 | 用户自愿 3月31日起陆续免费升级 |
在解读所有的内容之前,我们再来温习一遍“乳化”的概念。
◆ 什么是乳化?
乳化是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经过强烈的搅拌后形成乳状液的过程,其中强烈的搅拌是为了让二者充分的混合,此外,乳化的程度与温度(这里所说的温度与水的凝结无关)、搅拌的速度(它决定混合的程度)有直接关系。就机油乳化现象而言,这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为机油和水,当它们混合后,恰巧周围又提供了有利的乳化条件,那么,机油就会出现乳化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色泡沫。
◆ 机油乳化会怎样?
机油在发动机当中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是润滑,它还承担着清洁、冷却、防腐防锈等等功能,因此,一旦机油发生乳化,其粘度、成膜性能都完全失去正常机油的水平,根本无法履行其应尽的职责,如果这种情况下启动发动机,发动机只能在润滑、冷却不良的情况下运转,零部件受损,发动机寿命受到影响。这样带来的损伤往往只能通过更换新的零部件来解决,而更严重的结果则是发动机彻底报废。
好了,现在开始正式来解读长安的两套解决方案,我们从CS35车型的实际问题以及长安解决的过程入手,来了解其中的细节。
● 曲轴箱通风系统设计缺陷(致命硬伤)
故障/风险:油底壳机油乳化,会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及寿命。
解决方案:取消旋风式油气分离器,清洗发动机、气缸盖罩盖、更换三通管、机滤等。
1月14日,长安从市场方面正式接到了车辆机油乳化的反馈,发动机油底壳内机油发生乳化情况,随即针对用户的用车工况进行了实路及试验室的模拟实验。确认问题来自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外置油气分离器。
◆ 什么是曲轴箱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