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人物对话] 在2019上海车展上,汽车之家针对日产汽车公司首席规划官菲利普·克莱恩、日产汽车公司全球产品战略与产品规划部企业副总裁伊万·埃斯皮诺萨以及日产汽车公司全球设计高级副总裁阿方索·阿尔拜萨进行了对话,下面为对话实录:
问:在日产汽车内部产品与设计两个部门是怎么工作的?
菲利普:首先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从产品设计到最后产品交付到最终用户的手中有一个新的产品概念,我们要了解一下具体的细节。这个细节就包括我们的目标客户是谁,目标客户喜欢如何去驾驶我们的车辆,他们将如何使用我们的车辆,哪一些可能是他们对于现在车型不满意的地方。
那么在分析了刚才说到的具体信息之后,我们要形成产品的概念,产品设计的理念。锁定住我们的目标客户人群之后,去开发这样一个新的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再转向产品具体外观的设计,以及整个优化的目标。
伊万:我再稍微补充一下,其实刚才菲利普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首先从分析我们的目标客户人群开始,了解他们选择日产品牌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我们公司为他们带来未来的愿景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加入我们新的愿景,比如我们的“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新的技术都会融入到产品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新的技术都是为了满足日产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这些目标达成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和阿方索先生在设计风格上进行协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客户是如何使用我们的车,然后从我们车辆使用的过程当中,哪些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品牌,能够提供给我们客户的价值。
阿方索:我非常看重产品的规划和产品设计之间的合作,这实际上是我工作当中最喜欢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全球规模的公司,一年的销售量超过500万台。在500多万数字的背后不仅是车这么简单,还有背后服务用户的家庭,还有不同的合作厂商、合作伙伴,背后都需要大量的市场分析来支持我们的设计工作。
我们要知道购买日产车型的消费者的梦想是什么,我们去了解他们的梦想,从而改进我们汽车的设计。在中国,我们也不断出现新的消费者,他们有自己全新的梦想,想要尝试全新的汽车技术。我们会将这种梦想,在我们的车上得以实现,得以具体化,同时支持我们的消费者最终实现梦想。
问:基于你们对市场的了解,对于消费者的了解,你觉得我们日常的产品究竟具备什么样突破性创新的因素,才能帮助我们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最核心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菲利普:重要的因素有很多,也是日产汽车非常看重的这些创新因素。今天早上我们的发布会特别提到过,日产汽车对于未来的愿景,就是希望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在技术创新当中一直在践行这样的愿景,比如我们“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的技术实际上有三个主要的支柱构成,我分别跟大家讲一下。
第一,电动化。我们知道现在社会环境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一些污染上的挑战。但是我们在应对这个环境挑战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消费者所期待更好的体验。所以使用了电动化的技术,也是我们e-POWER智充式电动技术,我们知道去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两款纯电动车型,今天早上也说过未来还会有更多纯电动车型进入到市场当中,e-POWER智充式电动技术也会在未来两年当中引入中国市场。因为之前在日本市场当中,它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技术。
第二,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可以让我们的驾驶员有更安全的驾驶环境,更放松的驾驶状态。比如说在高速公路上的驾驶更加安全、更加轻松,我们也在不断让自动驾驶技术不断的发展,并且更加的成熟。两年前我们在日本市场所推出的天籁,自动驾驶技术在天籁上的使用是非常成功的。现在呢,我们也将这个技术带到了中国市场。
第三,智能互联。在中国市场当中推出第14代轩逸车型,应用了最新的智能互联技术,车载系统都是实时更新的。通过这三个支柱来实现日产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伊万:我跟大家介绍一下,就是我们e-POWER智充式电动技术。因为第一次引入到中国市场,可能大家在我们的展台上有所了解。e-POWER智充式电动技术在车内是由电机驱动的系统,一台小型内燃机用于提供电机所需电能。让整个电动车的驾驶体验是非常愉悦的。那等一下阿方索先生,会分享更多车外观设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跨界理念的融合。e-POWER智充式电动技术对我们未来发展是很重要的,是一项在中国市场具有潜力的技术。能够提升我们的驾乘者非常好的体验,是在中国未来的市场规划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阿方索:我非常同意伊万先生的说法,对于e-POWER智充式电动这个技术的介绍是非常全面的。车型的规划取决于消费者如何驾驶我们电动汽车,在我们中期产品规划当中,会不断部署和升级电动化的技术。
至于电动车产品,例如展台上展示的IMs车型,进一步展现了这种融合。驱动车辆的电机体积非常小,这将让设计师有可能去表达更纯粹的科技感。得益于电动产品平台,这令车内成员拥有更宽敞的乘坐空间。
e-POWER智充式电动实际上拥有一个小型的发电机,以为电池进行充电,并通过电机驱动车辆,所以与电动车型实际上非常接机。但我们想要在在这种技术之上创造另外一种设计价值,它将获得称赞并值得你与他人分享。这也就是您在展台上看到的IMQ车型,它表达了如何通过设计去展现科技。
问:目前消费年龄正在逐步的下探,更多的85后、90后,甚至是95后都已经成为主力消费人群。面对这样年轻的消费群体,一个品牌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如何在设计感和功能性方面取得平衡?
阿方索:是的,中国市场是让人激动、很好的一个市场。有很多年轻人选择购买日产或者英菲尼迪的产品。但是光知道他们是年轻人并不代表什么,我们要了解年轻的定义是什么,年轻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家庭。
在中国,科技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需要去学习如何去表达科技,尤其是智能网联。当然,工程师是对于智能网联的主导者,但对于设计师,外形设计同样能够“折射出”科技感,所以我们的设计师也始终在探寻如何在设计中体现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伊万:我再稍微补充一点,中国市场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市场。比如说刚才讲到了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当中的实现,其实中国市场的一些表现跟世界上其他一些市场表现是不一样的,而且是非常独特的。
比如说中国消费的人群可能要求更高,而且需求是独一无二的,这对我们来说是市场当中的挑战。所以我们在寻求更加智能的一些解决方案来满足他们的期待。
讲到不同的地方,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欧洲的消费者有很长的购车历史,对他们来说屏幕仅仅是车辆的一部分。但是中国的消费者不一样,很多消费者第一次买车,但是他们之前一直玩智能手机,从小就使用屏幕。所以进到车辆当中,屏幕就是自己生活的延伸,在车辆当中实现智能网联技术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因此我们在未来汽车设计当中,会考虑更多嵌入式的解决方案。将这种价值更好的传递给我们的客户。所以我们通过内部的合作来实现并满足这种高要求、非常独特的中国市场的要求。
伊万:我特别要提一下,为了捕捉中国市场当中对于技术和需求的变化,我们新设立了一个联盟创新中心。这个联盟创新中心会做很多市场的研究,来发展创新方向。特别是是中国市场当中不一样的地方,可以在创新中心当中去捕捉。
日产汽车在上海的全新设计中心,也是可以抓住市场当中的变化,并且将这种变化融入到我们的设计当中。通过这两种方式,在未来日产的车型里面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
问:第七代天籁ALTIMA是否会推出新能源车型?我们知道现在中国研发科研能力在车企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知道在集团层面的产品研发和布局当中,中国的研发实力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伊万:大家如果特别关注IMs这款车,我想它就是很好的体现,展现了未来日产汽车电动轿车的设计方向。同时这台车采用了阿方索先生的设计,非常美观,另外整体驾驶的视野也非常不错。不仅如此,这款车型是基于电动车的平台打造,就像阿方索先生说的,它就像一个魔毯,像一个非常扁平的平面。当你坐在驾驶舱内,视觉和整体的空间感都令人惊叹。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为我们的消费者带来更高的价值。
当然我间接的回答了您的问题,您可以通过这款车想象一下,日产汽车未来通过“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理念探索电动车设计的一些想法。
菲利普:刚才您提到了在中国本地的研发能力,还有整体的工程能力。日产汽车是一家全球化的大企业,所以我们整个研发或者是工程系统的开发也是基于全球的考量。日产汽车在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在中国的研发能力和工程能力也在稳步上升,表现非常出色,这种研发能力也是体现在我们汽车技术的实践当中。虽然公司整体的决策和管理重心还是在日本,但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车型产品,我们会更加倾向于中国研发的实力,针对中国的市场来研发,并在中国进行实践。
特别是在研发方面,比如说智能网联技术,中国的发展更领先一步,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的车型上能够去落实这项技术。同时在智能网联方面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也是领先于其他国际市场的。
阿方索:其实中国市场的设计能力非常令人惊讶,我们的设计中心在中国已经有16年历史,最近搬到了上海。技术和设计的融合,尤其是数字设计技术的精准能力大幅度提升。我们在伦敦和加州的设计中心,也会将他们的一些项目发到上海,以更好的提升中国市场的的设计能力。所以中国在设计能力方面的进步和潜力非常大。
问:面对SUV产品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未来SUV细分产品能够占到日产汽车产品的百分之多少?会不会针对中国做一些特别的SUV车型?
菲利普:我们在中国市场当中的产品线其实是非常平衡的,无论是跨界车型、SUV,还是轿车。当然我们也在不断的拓展一些产品线,但至于说是不是100%做SUV,100%做轿车,其实这个问题更多是关于中国市场产品线的平衡。
再谈到SUV,实际上日产能够提供非常多的车型,包括新款的逍客,还有Kicks劲客、奇骏、楼兰及其他很多丰富的SUV的车型,包括英菲尼迪品牌的QX50及QX60也都是在我们的规划和产品线当中。所以总体来看车型分布非常平衡。
再拓展一下,刚才讲到电动化的概念。电动化可以让我们在设计当中对车辆做出一些调整。比如说更大的车轮,更高的离地间隙。还有包括驾驶舱更加宽敞、更具空间感也更具驾驶感。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对车辆的布局进行调整,而不是简单地增加三厢车型或是SUV车型。
阿方索:其实对于日产汽车整体车型的开发和设计,我都是非常骄傲的。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引领潮流。包括英菲尼迪的QX系类,日产品牌的楼兰还有新款的逍客车型,不仅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同时在中国也非常成功。
如果我们看到轩逸、天籁等车型在中国的销售情况,销售量是非常惊人的。日产汽车了解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我们通过日产或是英菲尼迪的车型,也了解到中国的消费者是很喜欢轿车的。当然,我们应该在传统的轿车当中去增加一些新的价值,并不是说以后设计越来越多的SUV车型,实际上轿车仍然在这个市场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问:“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已经成为日产汽车之后发展的一个战略,那迄今为止,您认为哪一款车可以代表“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
伊万:大家今天看到了“日产智行”全面落地中国,这其中第14代轩逸和日产聆风,大家也都在问日产聆风,它们都是非常好的“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的体现。
那么另外两款概念车,实际上是我们对于“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未来发展的理解以及未来如何去推动技术的前沿。阿方索先生也特别提到了这两款概念车,他们拥有非常优秀的电动车车型架构,我们要重新设计并理解轿车市场变化的需求。其中包括这些车型内部的驾乘体验、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整个系统的布局,都会成为“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的具体延伸。
菲利普:不仅是某一辆或者是某几辆代表车型,我们要更有效的将这些技术运用在更多的车型上面,一方面是提升我们的品牌,另一方面是为我们的消费者带来更多益处。讲到未来两年会在中国市场引入e-POWER智充式电动技术,还包括第七代天籁ALTIMA上面的ProPILOT智控领航技术,以及智能网联车的技术。所以它不是单一的代表,而更多是在新的车型当中得以延伸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