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当前位置:
2019成都车展:访北汽新能源多位领导
王寅
原创 · 0浏览·2019-09-05 21:09
关注

[汽车之家新闻] 在2019成都车展上,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尹颖以及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执行副总经理兼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中心主任王春风与媒体进行了交流,就北汽新能源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以下为对话实录:

汽车之家

记者:今年22万辆的销量目标还能顺利达到吗?其中EU系列占比份额有多大?产品向上越做越大,是不是意味着战略上放弃或者不那么重视EC以下的小型车市场了?

连庆锋: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您对我们北汽新能源非常了解。关于新能源的目标,包括目前的市场表现,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对于产品结构的调整,从今年开始,我们围绕着产品线、品牌线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首先,车型平均售价提升了3万块钱,其次1-7月达尔文体系下的A级车销售比例达到84%, EU5在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这说明北汽新能源,在整体高质量发展中开了一个好局。

但并不是说EU5大卖,我们就要放弃过去传统的产品,实际上对一个企业来说,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策略。例如:在20万之前,通常情况下,一个品牌有一个爆款产品,就能实现这个目标,每个车企都是这样。但要从20万进入到50万区间,那么一定是依托于一个爆款产品的矩阵。所以在北汽新能源的产品规划和布局中,您会发现每一款的产品,我们不干则以,干就会考虑周全,找准市场定位,打造爆款。您刚才谈到的那些车型,是国民车型。在我们的产品矩阵规划中,10万以下、10-15万、20万区间都有囊括。未来,我们将借助这样的矩阵,实现更大的突破,真正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

记者:关于换电版,我看到计划推出,现在换电已经覆盖到11个城市,累计差不多1.3万辆销量了,我想问未来还将覆盖哪些城市?未来产品的投放,换电的产品数量大概有多少?还有EU5的换电版大概什么时候能推出?

王春风:刚才数据比较准确,现在的销量接近1.3万辆,全国建了154座换电站,从北到西到南部都覆盖了,以上是换电版的整个现状。从客户需求来说,现在300公里续航,已经解决了很多客户的众多场景应用需求,但有一些场景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开发EU5换电版在计划之内,具体时间,我们会及时向对外公布。现在,我们聚焦于EU300到EU5,后期一系列车型都会拓展。

汽车之家

连庆锋:刚才您说的信息里,基本上覆盖了北汽新能源围绕着换电的未来规划。

第一: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关于换电的技术路线得到了国家政策的认可。一直以来,从国家部委,包括北京市,能看到换电技术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目前得到国家政策认可和推广,这是第一方面的成绩。

第二: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探索经营,比如刚才您说的1.3万辆,大部分集中在出租车和网约车,由小型商业化的突破来实现推广,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接受,未来换电在的全国的推广会越来越大。现在各地方都在交流换电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

第三:北汽新能源对于换电未来的计划、安排下了一盘大棋。出租车、网约车是一个突破口,未来在突破的基础上,形成换电的逆袭以及便利度,实现更大的突破。所以下一部已经开始对私营化进行突破。

第四:在规划中,过去以EU300作为一个突破口,但最后要实现“换电电池标准在北汽新能源内部实现更大面积的车型覆盖”。比如EU5的换电电池跟EX5、EX3以及EU7,内部已经实现把不同品类的电池做成标准模块,这种模式能够有力的覆盖到不同换电版车型,将从企业内部的标准,进一步拓展到行业的标准。希望行业建设是开放的,各个车企能参与进来,我们也愿意提供相应的电池标准,大家同步采用这个电池标准,实现联合进步。

我们以点带面,今天看到的可能只有我们计划中的一步,希望今后换电的模式和换电路线,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越来越多不同的成果,以后肯定也将成为慢充、快充、换电三个路线的重要体系。

记者: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到比拼技术创新的时代,前一段时间,北汽新能源正式启用了一个新能源试验中心,这个试验中心的启用对北汽新能源汽车将有哪些助力?

尹颖:北汽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是国际一流的试验中心,拥有88个实验室,400多套实验设备,可以覆盖从整车到系统、零部件、再到整个性能和功能的所有测试项目,覆盖1000多个测试项。试验验证能力的提升,是依托于我们在整个电动汽车整车开发的ETVS 2.0电动汽车验证体系,我们对于电动车10年来的研发积累,从整车级功能性能的千条指标,到系统级上万级的功能场景,还有十几万条的功能测试,提供了良好的测试环境。依托于88个实验室、400多套实验设备和测试环境,我们可以更好的去保障整车的安全化、可靠化和更多的电动化、智能化,四化时代给我们带来更多研发和技术上的挑战。

汽车之家

记者:最近大家很关注北汽自主品牌营销业务的整合。根据我们的官方信息来源得知,将要发布的BEIJING新品牌是定位于高端的。现有北京新能源的汽车将怎么划归?所有纳入新品牌架构下还是怎么样?品牌架构又是怎么样?还有资本层面将怎样运作?

连庆锋:客观来说,现在还没到可以正式深度沟通的时间点,您刚才提问的要点抓得都很准,这些的确是大家关注的核心点。它们实际上都在我们新品牌的工作里,是在考虑范围内的,每一个问题届时都会有答案给出,只是现在还不能够马上给出答案。可以告知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谈到营销委员会的成立,就包括营销业务的整合。整合首先是好事,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比如说,大家怎么看每个大集团下属每个品牌的关系,是不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规律。

第二,整合实际上体现出我们干自主、干新能源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总之,整合体现出了我们必须把这个事情、这个事业干成的决心。

第三,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现在燃油车,进入到一个残酷调整的淘汰赛过程,同时这也是新能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2.0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格局很残酷。这样的格局下,要求我们自主品牌需要一个整合的大体系能力,靠点状来进行突破是不够的,需要依托于大体系能力的逐渐养成。所以在此期间,各大集团都怎样构建自己的大体系,将成为彼此竞争的、重中之重的较量点。

第四,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传统的燃油车还是新能源,都有长期摸爬滚打的经验了,积累了许多,甚也经过或者说碰到了一些挫折。应该说,经过这10年的探索,我们北汽对涉足的事业,对未来的发展及其风险,有很清晰的判断和定位。这就是这两年来,我们一直在提的“高、新、特”发展战略。围绕“高、新、特”发展战略这条主线,把所有一切聚焦回归,过去是很好的探索,打下很好的基础。现在面对真正世界级的竞争,我们需要上升的更高起点里,就是聚焦“高、新、特”这三点,里面包括品牌定位,技术规划,以及产品技术品质定位,都有明确的规划。

第五,在未来的整个大格局下,效率可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竞争词。效率的表现,实际上会呈现出高度集约和协同。您们看到营销委员会的整合也好,品牌的整合也好,它不是说仅仅意味着品牌做了更名。更是意味着我们将在更高竞争点里,围绕品牌定位,围绕我们需要的品牌线和产品线,进行整体提升,要对品牌重新进行思考定义,包括logo设计以及整体规划,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品牌的进一步的提升。

比如说奔驰的品牌和LOGO的变化,百年来走过了多少历程;他们的定位又走过了多少个历程。对每一个车企来说,整个品牌工作不光靠面子工程,更需要依靠对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划。通过对未来的目标,落实到时间长河的这个阶段,梳理出来的、适合当前实施的事项,我们发现这些其实都是点的问题,都是细节的问题,都是很好解决的问题。

不知道这样回答,能否恰如其分的表述出一些轮廓,有一些实际具体的内容,时机成熟会跟各位媒体老师做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的。

记者:北汽新能源基于什么考虑推出EU5 R600电动车,它续航里程、:目前的产品力在未来的市场预期怎样考虑?前段时间论坛上有个演讲,提到长续航电动车有违电车车初心,并不环保的,您怎么看?

汽车之家

王春风:EU5 R500被称为江湖上的“神车”,很多基础需求,它都可以满足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基于技术升级,持续往上提升,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个是关于今天上午提到的续航,刚才尹院也都提到了,不管电控,还是电机,还有智能仿生温控系统,基于这些技术大幅度提升,EU5 R600可以满足其中一部分对场景要求更高的、对续航有更大要求的车主。实际上R500已经可以满足家庭及工作用车的需求,但还有一部分人出行要求的续航场景更长,推出这部分产品是为了满足他们额外的场景需要。

另一个,由于技术进步,对于成本来讲,还有论坛提到不一定有市场规律这些趋势,我们就是纯粹的体现我们内部技术实力和我们发展的趋势,以及产品的规律,前后两者没有太必然的关系。
未来,续航里程随着技术进步一定越来越长,还有随着成本、技术等结合,还会有300、200,有可能恢复更短的里程,所以趋势不一定是固定的。

记者:我问一下各位领导,根据我们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2013、2014、2015年新能源是初创发展的时期,基本上到2016、2017、2018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19年成都车展可以看到大概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大概有四五十款,整个发展历程中北汽新能源完成了从早期的用户教育,销量从4万到十几万辆的突破,而合资品牌大量产品和品牌开始进入,今后我们从业务布局到销售,以及产品方面,会怎样应对这种竞争局面。

连庆锋:回答您这个问题,马上想到北汽新能源11月份。其实北汽新能源成立十年是跟行业高速十年里是完全吻合在一块的,也是行业里探索者、实践者,部分领域里创新者。所以刚才您谈到教育消费者,包括孵化整个商业环境里,我们回顾这十年里体会深刻。对于行业发展里,我们倒认为可以说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实验阶段,在2013年以前。2013、2014年时叫做真正的破局,从实验室开始进入导入期的阶段,到了2017年开始,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定义为2.0发展阶段。您说前面高速增长还不完全是高速增长,还是导入的概念,对于消费者的教育,包括从业、配套、供给以及功能体系的健全。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把它定义成2.0,竞争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一开始就进入的比亚迪,包括北汽新能源第一批的新能源车型以外,国内所有自主品牌、各大集团,包括原来不干的,都干了,不管真干假干,至少都干了。国际的品牌也全部发力,特别以欧洲德系为主的,那是真干,而且是发力发大力的,还有新势力。但不管形成的格局怎么样,所有企业要思考的2.0发展阶段里,怎么样来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破局,2013年可以说是第一次破局,现在要二次破局,二次破局面临的挑战难度更大,在于没有补贴,而且要在完全低排车里真正实现跟燃油车的竞争。

大家会看到全体系竞争,不是几个产品就能卖得好,销售、服务、充换电,包括整个标准体系,以及整个商业生态,这一点北汽新能源比较有信心,信心来自于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围绕着三电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发布的新技术、黑科技,都是基于长期用户痛点的大量数据分析和试验基础上的突破。我们为什么推出换电的模式?为了解决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包括快充不能覆盖到整个车主等问题。

国家新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包括跟华为,还有一些顶级行业外的企业合作,思考在新能源汽车里怎么样实现一个全新的突破布局。如果您有机会参与北汽新能源的十年活动,您会发现这是围绕每一块领域:生态的十年、技术的十年、品牌的十年、产品的十年、服务的十年、市场的十年,围绕每一个领域都会形成一个强大的体系布局。这些布局,可能短期内不能以一地得失而论,而是最后看我们能不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护身符”,来实现真正更强实力的集团,在新能源发力时候的竞争,我们还是有足够的信心,因为我们有足够的举措和规划。

文章标签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7/17 1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