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问编辑
当前位置:
乘联分会9月乘用车市场分析:乘用车零售224.1万辆 同比增长6.3%
郭辰
郭辰
原创 · 0浏览·2025-10-13 10:58 · 北京
关注

[汽车之家 资讯]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了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分析,本月零售224.1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700.5万辆,同比增长9.2%。今年9月零售销量再创新高,较2017年9月219万的历史最高水平高5万辆,呈现年末政策退出前的强增长特征。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反内卷浪潮正推动车市向“降价减少、促销平缓”的方向转变,车市运行日益平稳。根据车企官宣降价或新车价格实质性突破近两年最低指导价的规则统计:今年9月份有23款车型降价(去年同期36款和2023年同期11款),当前市场保持相对稳定。2025年9月新能源车的促销力度维持在10.2%的中高位水平,较同期增加2.6个百分点,较上月微增0.7个百分点。2025年9月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力度23.9%,较上月增加1个百分点,较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

面对外部冲击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强有力的对冲平衡措施支撑了前三季度经济与车市。随着各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差异化显现,区域间销量增速有所分化,部分区域的8月销量同比增长11%以上,而京津等区域下滑超10%,但9月的区域增速分化又有所改善。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2025年9月乘用车市场的特征:一、9月乘用车厂商零售、出口、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新能源出口创出历年各月的历史新高;二、2025年1-8月乘用车国内零售实现累计9.5%的正增长,1-9月累计增速回落至9.2%,7-9月逐月压低年累计增速,今年车市“前低中高后平”的走势已初见端倪;三、今年直观的降价价格战稍显温和,但年款增配、调整车主权益、“两新”政策叠加本品厂补加码等隐形优惠措施层出不穷,9月新能源促销环比微增达到10.2%;四、9月纯电动市场(批发)同比增速32.4%,插混同比增速8.4%,增程同比增速8.7%,新势力中的纯电动与增程的结构占比从去年的50%:50%变为70%:30%;五、国有大集团自主品牌发力强增长,上汽、东风、长安、奇瑞、北汽等五大国有大集团的自主品牌9月同比合计增长25%,其中深蓝、岚图、极狐等大集团的自主创二代强势增长;六、9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升到57.8%,呈现出由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托底背景下的新能源平稳增长;七、2025年1-9月自主燃油乘用车出口208万,下降9%,自主新能源出口132万,增长125%,新能源占自主出口38.9%。

9月自主品牌零售150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2.9%。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6.9%,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1-9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4.8%,较去年同期增长5.9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9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9万辆,同比下降6%,环比增长4%。9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4.3%,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1.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上汽通用同比增长48%,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5.8%,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韩系和其他欧系品牌零售份额有所微降。

9月豪华车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16%。9月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0.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较合资压力更大一些。

出口:根据乘联数据,9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52.8万辆,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5.7%,1-9月乘用车厂商出口399.9万辆,同比增长12.5%。9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40.1%,较同期增加15个百分点。9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46.3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8%;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6.5万辆,同比下降10.8%。

生产:9月乘用车生产283.8万辆,同比增长17.2%,环比增长15.7%。1-9月乘用车生产2,078.0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3.9%,9月乘用车生产较历史同期高点2023年9月的244万辆高出40万辆,生产走势平稳。9月豪华品牌生产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6%;合资品牌生产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23%;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5%。

批发:9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80.3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13.0%;1-9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84.5万辆,同比增长13.1%。受零售调整的影响,9月乘用车批发同比增速比零售增速高6个百分点。9月自主车企批发197.5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4%。主流合资车企批发53.9万辆,同比增长0.1%,环比增长10%。豪华车批发28.9万辆,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11%。

9月乘用车主力厂商总体批发格局持续变化,部分中间企业有逐步崛起迹象。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广汽本田、广汽传祺等车企的环比表现较强。相较于8月,9月10万辆以上销量的乘用车厂商有7家(8月6家,去年同期5家),占整体市场份额53%(上月50%,同期45%)。5-10万辆批发量的乘用车厂商份额占比21%(上月23%,同期27%),1-5万辆批发量的乘用车厂商份额占比21%(上月25%,同期24%)。

库存:由于9月厂商生产态势较平稳,9月厂商批发低于生产3.6万辆,而厂商月度国内批发高于零售3.4万辆, 9月乘用车厂商总体行业库存增长7万辆(去年同期下降12万辆),今年9月是车企主动加库存,去年是零售拉动的库存下降。今年1-9月行业总体库存下降23万辆(去年1-9月下降91万辆,2023年下降13万辆、2022年增长42万辆)。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新能源:

9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150.1万辆,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17.5%;1-9月累计生产1,037.6万辆,增长32.2%。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50.0万辆,同比增长22.4%,环比增长15.9%;1-9月累计批发1,044.4万辆,增长31.9%。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16.2%;1-9月累计零售886.6万辆,增长24.4%。9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出口21.1万辆,同比增长96.5%,环比增长3.9%;1-9月累计出口162.7万辆,增长67.5%。

批发:9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53.5%,较2024年9月提升4.4个百分点。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8.3%;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40%;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6%。

9月纯电动批发销量94.7万辆,同比增长32.4%,环比增长16.2%;9月狭义插混销量42.4万辆,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13.1%;9月增程式批发12.9万辆,同比增长8.7%,环比增长24.1%。9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63%(同比+4.7%,环比+0.1%)、狭义插混28%(同比-3.9%,环比-0.7%)、增程式9%(同比-0.9%,环比+0.6%)。2025年1-9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62%(同比+3.8%)、狭义插混29%(同比-3.0%)、增程式9%(同比-0.8%)。

9月B级电动车批发28.7万辆,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0%,占纯电动份额30%,较去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纯电动市场的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市场较好,其中A00级批发销量15.7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27%,占纯电动的17%份额,较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A0级批发销量23万辆,占纯电动的24%份额,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A级电动车23.5万,占纯电动25%份额,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经济型电动车增长是可持续的,只有经济型电动车普及才能真正拉动车市增量。

9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25个(上月22个),Model Y(59,907辆)、宏光MINI(54,498辆)、吉利星愿(50,203辆)、比亚迪宋(42,178辆)、比亚迪秦(41,057辆)、博越(35,231辆)、海鸥(34,586辆)、海豹06(32,872辆)、轩逸(32,143辆)、元UP(31,775辆)、Model 3(30,905辆)、海狮06(30,901辆)、瑞虎7(27,093辆)、秦L(26,520辆)、瑞虎5X(25,545辆)、瑞虎8(24,152辆)、速腾(23,524辆)、缤越(23,275辆)、朗逸(23,113辆)、小米YU7(22,369辆)、RAV4(21,933辆)、海豚(21,888辆)、凯美瑞(21,704辆)、途观(21,540辆)、哈弗大狗(20,530辆)。其中新能源车型占13个,近期的博越、瑞虎5X、缤越、RAV4等燃油车主力车型国内表现较强。

2)零售:9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57.8%,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在9月国内零售,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8.1%;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4.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4%。从月度新能源车国内零售份额看,9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1%,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3.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20.2%,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小米汽车等品牌拉动新势力份额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5.5%,同比下降0.9个点。

3)出口:9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1.1万辆,同比增长96.5%,环比增长3.9%。占乘用车出口40.1%,较去年同期增长15.4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的66%(去年同期83%),作为核心焦点的A00+A0级纯电动车出口占纯电动出口的46%(去年同期38%)。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其中插混占比新能源出口的31%(去年同期17%),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但自主插混出口发展中国家增长迅猛,前景光明。9月厂商新能源出口方面优秀的企业是:比亚迪(69,258辆)、奇瑞汽车(31,392辆)、特斯拉中国(19,287辆)、上汽乘用车(16,302辆)、吉利汽车(14,631辆)、长安汽车(9,889辆)、上汽通用五菱(7,292辆)、零跑汽车(6,888辆)、沃尔沃亚太(5,165辆)、小鹏汽车(5,004辆)、光束汽车(4,656辆)、长城汽车(3,635辆)、东风汽车(3,577辆)、极星汽车(2,495辆)、智马达汽车(2,103辆)、广汽埃安(2,037辆)、北京汽车制造厂(1,452辆)、智己汽车(1,001辆)、一汽红旗(843辆)、江淮汽车(790辆)、领途汽车(638辆)、广汽传祺(544辆)、东风本田(538辆)、江苏悦达起亚(510辆)。其他车企新能源出口也有一定规模。

从海外体系建设上,部分自主品牌的CKD出口占比较高,长城汽车CKD出口占比47%,比亚迪CKD出口占比9%,从整车出口转向CKD出口和海外本地化生产体系建设,长城汽车、比亚迪等企业都表现很优秀。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4)车企:9月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总体走势较强,比亚迪纯电动与插混双驱动夯实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以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为代表的狭义插混表现持续较强。在产品投放方面,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多线并举”策略的实施,市场基盘持续扩大,新能源月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到20家(同比持平,环比少1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92.6%(上月93.5%,去年同期91.9%)。其中,比亚迪(393,060辆)、吉利汽车(165,201辆)、特斯拉中国(90,812辆)、长安汽车(90,072辆)、上汽通用五菱(88,781辆)、奇瑞汽车(85,379辆)、零跑汽车(66,657辆)、长城汽车(45,878辆)、小米汽车(41,948辆)、小鹏汽车(41,581辆)、东风汽车(41,573辆)、赛力斯汽车(41,271辆)、上汽乘用车(41,201辆)、蔚来汽车(34,572辆)、理想汽车(33,951辆)、广汽埃安(27,297辆)、一汽红旗(17,107辆)、一汽奔腾(16,214辆)、极狐汽车(16,016辆)、智己汽车(11,088辆)。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突破2万辆的企业品牌是:比亚迪(347,353辆)、吉利汽车(150,570辆)、长安汽车(84,237辆)、上汽通用五菱(78,434辆)、特斯拉中国(71,525辆)、零跑汽车(59,769辆)、奇瑞汽车(53,438辆)、鸿蒙智行(52,916辆)、长城汽车(42,243辆)、小米汽车(41,948辆)、东风汽车(36,661辆)小鹏汽车(36,577辆)、蔚来汽车(34,572辆)、理想汽车(33,951辆)、广汽埃安(26,019辆)。自主主流车企的新能源日益走强,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国内新能源零售表现很好。

5)新势力:9月新势力零售份额20.2%,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新势力车型中的纯电动销量占比70.3%,较同期的49.9%占比大幅提升;新势力纯电动中的10-15万级别销量占比大幅增长。自主传统车企的独立新能源品牌作为创二代的表现较强,份额12.5%,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深蓝汽车、奕派科技、极氪、极狐、岚图等自主大集团的自创新能源品牌表现优秀。

6)普混:9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8.2万辆,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18%。其中广汽丰田(38,579辆)、一汽丰田(31,308辆)、长安福特(5,041辆)、东风本田(3,002辆)、广汽本田(2,398辆)、东风汽车(1,458辆)、吉利汽车(257辆)、广汽传祺(236辆)、江苏悦达起亚(39辆)、长安马自达(32辆)。普通混合动力市场相对平稳。

10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2025年10月共有18个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工作日少一天,生产销售时间相对紧张。由于2024年中秋节在9月,而2025年中秋节在国庆假期中,因此今年10月市场的热度稍低一些。

近几年车市的年度走势普遍出现“前低后高”的特征,尤其是“金九银十”普遍成为“银九金十”,10月环比9月的国内零售增速普遍在3%,2024年达到环比增长7%的高位。“银九金十”主要是新能源车的持续高增长特征改变车市的季节规律,而且国家促消费的政策也是年末贡献度最大,因此2024年实现了新能源惯性上升叠加以旧换新发力的强势增长效果。

9月以来受今年新能源车车购税免税到期,明年买车多5个点车购税的政策影响,消费者感到购车有了紧迫感,这推动了车市消费热度持续上升。今年的以旧换新力度节奏是“前高后低”的逆周期调节,因此10月总体的增长相对更温和。

随着新品强势推出,新车一步到位的综合竞争力很强,带动短期明星产品快速增量,行业竞争活力持续保持高位,拉动消费的持续释放。

随着反内卷工作的不断深入,头部车企在努力维护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并保障产业链的资金逐步改善,因此承担了更多的产业链的责任,8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仅有3.4%,经营压力明显增大。

三季度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局面持续向好,部分海外市场增长良好。虽然外部贸易环境更为复杂,但自主新能源的海外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海外营销网络快速扩张,且俄罗斯去库存压力减少,推动汽车出口持续提升。

2025年1-8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5%,汽车行业收入达6.8万亿

1-8月份,“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纵深推进,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带动相关产品所在行业及链条行业效益向好。在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带动下,2025年1-8月汽车生产2,083万辆,同比增长11%。2025年1-8月汽车行业收入68,049亿元,同比增长8%;成本59,889亿元,增长8.2%;利润3,035亿元,同比下降0.3%;汽车行业利润率4.5%,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其中,8月的汽车行业收入8,856亿元,同比增长7.5%;成本7,832亿元,增长7.5%;利润298亿元,同比下降10%;汽车行业利润率3.4%,环比下降明显,相较去年8月的3.6%仍有下降,处于历年同期的利润历史低点。

各地大力度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实施,有效释放内需活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汽车行业效益改善明显落后其它消费品。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对改善上游钢铁行业利润的促进效果也已经有所体现。部分上游行业企业财务费用为负值,压力集中在整车企业。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推动报废更新的实施良好。期待车市“油电同权”推动“油电同强”,未来汽车行业总体形势必能持续稳中向好。

4.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94万辆

2025年8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76.4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2%;1-8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94万辆,同比增速21%,同比走势总体较强。今年的主要增长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全球南方国家市场的小幅增长。

2025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俄罗斯58,707辆、阿联酋46,616辆、墨西哥38,994辆、澳大利亚31,020辆、英国28,821辆、比利时28,289辆、沙特28,012辆、菲律宾26,025辆、阿尔及利亚22,265辆和哈萨克斯坦21,064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澳大利亚21,468辆、阿尔及利亚21,386辆、阿联酋18,069辆、英国16,018辆和菲律宾11,430辆。

俄罗斯市场的中国车企防风险意识提升,虽然1-8月俄罗斯国内销量下滑不大,但2025年1-8月我们对俄罗斯的出口下降幅度较大。

2025年累计整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墨西哥362,103辆、阿联酋320,096辆、俄罗斯288,582辆、比利时211,923辆、澳大利亚198,903辆、沙特197,955辆、英国197,023辆、巴西193,844辆、菲律宾176,571辆和哈萨克斯坦130,204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阿联酋117,178辆、澳大利亚79,881辆、菲律宾71,889辆、哈萨克斯坦61,180辆和英国58,928辆。

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比利时27,247辆、菲律宾21,957辆、英国19,435辆、韩国15,500辆、阿联酋15,424辆、澳大利亚15,017辆、德国14,289辆、印度12,444辆、泰国11,308辆和西班牙10,545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英国13,808辆、菲律宾12,612辆、韩国12,016辆、澳大利亚11,825辆和阿联酋10,001辆。

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比利时202,663辆、菲律宾137,374辆、英国133,744辆、巴西129,946辆、墨西哥125,651辆、澳大利亚99,750辆、泰国84,806辆、阿联酋71,925辆、土耳其67,805辆和印度66,213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菲律宾67,405辆、墨西哥64,069辆、澳大利亚47,971辆、英国44,951辆和土耳其44,738辆。

中国新能源车2025年1-8月出口表现好于预期,主要是插混和混动替代纯电动成为出口增长的新增长点,尤其是插混皮卡出口表现较强,成为新能源商用车出口亮点。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中东和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亚洲市场。燃油车市场的俄罗斯下滑体现的很充分,而我们监控的俄罗斯市场零售量下滑较小,其中中国车企的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和比亚迪汽车等主力车企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5.2025年1-8月中国汽车进口32万辆

2025年8月进口车4.6万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8%,1-8月进口汽车32万辆,同比下降33%,这是近期少见的1-8月巨大下滑。在2014年进口车达到143万辆峰值后开始下行,2016-2017年进口增速稍有企稳改善,2018年以来至今持续下滑。2023年进口规模锐减,全年进口仅有80万辆,同比下降10%。2024年进口规模继续锐减,全年进口仅有70万辆,同比下降12%。目前2025年1-8月进口汽车32万辆,同比下降33%,进口车市场持续萎缩压力较大。

8月进口车下滑压力仍较大。2025年8月进口量最高的前10国家是:日本22,785辆、德国8,926辆、斯洛伐克4,465辆、英国3,539辆、美国2,902辆、瑞典1,549辆、墨西哥423辆、匈牙利295辆、奥地利182辆和印度100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英国321辆、印度93辆、芬兰52辆、墨西哥13辆和中国11辆。

2025年1-8月进口车最高的是日本125,416辆、德国68,878辆、美国40,274辆、斯洛伐克39,433辆、英国26,128辆、瑞典7,495辆、墨西哥2,887辆、奥地利1,996辆、匈牙利1,384辆和韩国805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长的前五是:芬兰559辆、西班牙242辆、印度74辆、马来西亚62辆和伊朗20辆。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燃油车需求持续萎缩,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中国自美国进口车近几年快速下滑,从2017年的28万辆,到2024年下降到10.5万辆,下滑幅度较大。2025年1-8月份,进口美国车辆下降到40,274辆。同比下降48%,而8月份美国车进口2,902辆,环比下降67%,同比下降65%。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复杂,还要未雨绸缪建立多维的进口模式,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保障国际供给链的安全。

今年8月超豪华市场有所改善,劳斯莱斯和法拉利等进口车表现较好,上海地区超豪华需求明显回升。

6.2025年1-8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4%

2025年8月世界汽车销量达到760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下降1%。随着中国车市的持续走强,2025年8月世界车市较2018年8月峰值大幅超越,处历年8月的峰值水平。2025年1-8月销量6,198万辆,同比增长6%。2025年1-8月全球汽车销量增长6%,其中中国汽车销量2,110万长,增长12%;美国销量1,125万辆,增长3%;印度销量329万辆,下降6%;日本销量303万辆,增长6%;德国销量207万辆,下降3%。目前看中国市场最有活力,增速快。俄罗斯市场下滑严重,墨西哥的增速放缓,而南美的阿根廷等市场表现较好。

2025年世界市场进一步分化,1-8月份中国车市达到世界汽车份额34%。2025年初,随着“两新”补贴政策超强支持,促进中国汽车销量回升,8月中国的世界份额回升到38%的较好水平,较去年提升4个百分点。

中国自主品牌全面提升世界份额。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和长安汽车等自主表现较强。近期的新能源发展迅速,中国自主车企走势较强,比亚迪汽车达到世界第6位,吉利汽车第9位,奇瑞汽车第11位。除了美国市场异常暂时较强和铃木等印度市场较好的因素促进,其它国际品牌份额全面较大的下滑。

7.2025年1-8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8%

2025年1-8月世界广义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世界汽车销量占比为28.2%,比2024年全年增长1.9个百分点,而狭义新能源车达到了22.3%的水平,其中纯电动车的占比达到15%,插电混动达到7.3%的汽车比例,新能源表现优秀。2025年1-8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车达到1,333万辆,同比增长32%。8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车达到182.9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4%。

世界新能源车渗透率总体呈现快速提升趋势,2022年已经达到13%,2023年达到16%,2024年达到19.9%,2025年三季度渗透率达到24.4%。2025年8月新能源渗透率中,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8.2%,德国达到26.4%,挪威达到80.2%,英国31.9%,而美国仅有11.1%,日本仅有1.8%,因此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不均衡性极为明显。

今年1-8月美国新能源的销量104万辆,增速9%,相对近几年增速最低。由于即将实施高关税和新能源补贴即将取消的涨价担忧,美国新能源车8月销量16.4万辆,增长22%,且环比增长22%。

欧洲新能源乘用车今年1-8月销量226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量47万辆,增长26%。初步统计欧洲新能源乘用车8月22.4万辆,增长29%。2025年8月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销量份额20.8%。由于自主新能源出口表现较好,因此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销量份额从2024年的14.72%,提升到今年1-8月的18.8%。

随着中国新能源车普及到50%,其他国家的新能源追赶会逐步体现。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67.6%,其中8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继续保持68.7%的较高份额,较同期基本持平。2025年1-8月中国在世界纯电动车市场份额64.3%,较2024年基本持平。2025年1-8月中国在世界插电混动份额达到75.7%的超高水平,中国在世界插电混动市场呈现超强的表现。(来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编译/汽车之家 郭辰)

文章标签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10/13 14: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