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驾驶有什么好处?
从1886年首辆汽车发明到如今的这100多年间,汽车由人驾驶,这似乎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那么如今要有自动驾驶技术,这又有何好处呢?沃尔沃的说法是据它们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道路上90-95%的交通事故中,人为错误是主因。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类“人为事故”的发生。
同时,开车打手机等危险驾驶行为,虽然在各个国家都不被允许,但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行为却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比重,与日俱增。据目前的数据统计,一个驾驶员大约有25%的开车时间注意力并不集中于驾驶上,而是在干别的事情,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可以让驾驶者从“开车”这件事中解放出来,真正去做自己想干的事情。此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还有可能降低车辆的油耗、减少对道路资源不必要的占用以及提高整体城市的通行效率。
■ 自动驾驶的发展历程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包括有驾驶员辅助、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以及完全自动驾驶这四个步骤。其中车道偏离警示系统、盲点信息系统等都是与驾驶员辅助功能的范畴,辅助功能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对驾驶者进行提示,但无法直接干预。第二阶段是半自动驾驶,它的代表功能有城市安全系统、自动刹车系统制系统等,与前者不同的是,它能对驾驶者的开车行为加以干预,并起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防范作用。而在今年8月27日推出的全新沃尔沃XC90(新闻报道),在拥有上述技术的基础上,还将装备有堵车辅助系统、车流辅助系统、带自动转向功能的自适应巡航系统等,属于高度自动驾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车辆在驾驶者不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行驶。
沃尔沃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进度表 | |||
驾驶员辅助功能 | 半自动驾驶 | 高度自动驾驶 | 完全自动驾驶 |
车道偏离警示 | 城市安全系统 | 堵车辅助系统 | 列段行车项目 |
盲点信息系统 | 自动刹车系统 | 车流辅助系统 | Road Train |
正面碰撞警示 | 行车探测 | 自适应巡航系统 | --- |
驾驶员安全警示 | 行人与自行车探测 | 自动跟车系统 | --- |
车辆接近报警 | 夜间探测 | 自动转向系统 | --- |
在高度自动驾驶的基础上,通过对道路基础设施的优化以及车联网技术的引入,最终将自动驾驶技术由“高度”向“完全”推进,完全自动驾驶的标志就是车辆可以自动编队行驶,而完全不需要人工监控。从目前的发展进程来看,2017-2018年,将有100台高度自动驾驶的车辆以租赁形式提供给100个真实的用户,率先体验这个技术。至于完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普及大约需要20年左右。
■ 自动驾驶将包含哪些技术?什么车型会率先使用?
自动驾驶技术,将包括自动刹车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以及带自动变道辅助功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驾驶员监测系统等,并配合上车辆的GPS定位系统、磁场道路和雷达、激光科技等,但2017年测试结束并量产之后的车型,会采用哪些技术,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
至于什么车型会率先使用,这个有明确的答案,它就是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上市的基于SPA平台打造的全新沃尔沃XC90,不过有关这款车型的具体信息,目前也处于保密阶段。而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实验用车均是在现有车型基础上改造的,属于内部测试车辆,并不代表2017年以后,这一系列车型将装备有自动驾驶技术。
■ 当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谁负责?
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沿用的法律政策和普通车辆是相同的,事故中责任的划分也不会因为车辆是自动驾驶而发生变化。如果是因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故障所引发的事故,责任将由汽车制造商承担,但如果是因为驾驶者没有按照操作规定使用车辆而引发的事故,将由驾驶员负责。具体相关的法律细则,沃尔沃公司已经与瑞典交通局开展研究。
■ 自动驾驶会不会剥夺驾驶者的开车乐趣?
对于拥有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并不意味着这车只能自动驾驶,这是一个可以选择的功能,主动权掌握在驾驶者手中。比如跑高速时开累了或者临时需要接打一个电话、处理电子邮件等,可以启用自动驾驶。如果想自己开车,只需按下按键或轻踩刹车就能解除,回归手动驾驶模式,操作方式与取消定速巡航一样。
■ 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时间表是什么?中国何时会引进?
自动驾驶技术在2017年结束测试之后,就有望进入推广期,其中瑞典将是最先应用该技术的市场。而中国,作为沃尔沃品牌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也会在第一时间推广。不过限制于道路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具体推进时间表暂时不确定,但随着2014年全新XC90车型的推出,高度自动驾驶中的部分技术也会同步引进中国,但这“部分”的具体内容,现在还是保密阶段,等新车上市后才能知晓。
● 编辑点评:
从我的体验感受来看,沃尔沃的自动驾驶技术给人感觉以及所带来的理念还是很不错的。车辆可以在驾驶员不干预的情况下,行驶在车流量不低的开放式道路中,并且还能在停车场内自动寻找空余车位和停车。从理论上来说,的确可以将驾驶者从“开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开车”时间打电话、发短信甚至是看报纸、看视频等变为了现实。
不过上述体验仅仅是在有限范围内的美好愿景。该技术能否在全球推广,特别是我们最关心的中国何时能用上自动驾驶,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最先值得我们期待的就是即将在今年年底前上市的全新XC90的表现如何,它的自动驾驶化程度又能实现多少,这或许是大部分消费者容易亲身体验到的科技吧。(文/汽车之家 盛元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