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经典发动机巡礼] 年更选题来啦!上回书说到法拉利V12发动机早期历史(回顾:法拉利V12发动机历史上期),某种层面来说,V12发动机伴随了法拉利品牌的一生,从诞生到今日,这绝对是一段值得细细品味的故事。如今,法拉利也在向这个世界一点点妥协,不仅准备推出“回血”的SUV车型,也重启了V6发动机车型,虽说性能依旧“烈马味”,但如此来看似乎停产V12也只是时间问题吧(希望我更新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法拉利依旧会坚持制造V12发动机)。
在聊今天的内容之前,需要给大家先交代一个背景故事:在我整理法拉利V12发动机的时候,我发现在50-70年代,法拉利的V12发动机产品线格外复杂,单从时间或车型去归类难以划分。一方面原因在于法拉利品牌的特殊性,产量小,定制化需求高,对于不同用途的不同车型会采用千奇百怪的发动机搭配方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法拉利V12发动机种类格外复杂,以现在的观念来看甚至于有些多此一举,各种细分版本众多,非常细碎(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恩佐·法拉利本人,这件事下文会细聊)。所以接下来我就按照发动机排量与系列进行分类,看起来相对直观一些,文章中存在车系与时间轴“串戏”的可能。如果实在难以理解,请托梦恩佐·法拉利先生。
另外忘记上期知识点的朋友,这里给大家回忆一下:早期法拉利发动机的命名方式是以单缸排气量为名,比如法拉利Colombo 250系列便是单缸250mL(0.25L),这个系列又是V12发动机,故整台发动机的排量为0.25x12=3.0L。本期发动机系列均适用这一规则。
- 最后一款58.8mm行程:Colombo 275系列(3.3L)
上期我们讲到了法拉利Colombo 250系列发动机,凭借快速响应和高转速畅快输出的特性,Colombo 250系列发动机的大获成功,让法拉利看到了V12发动机的潜力与信心。既然250系列这么强大,那么干脆就以250系列为基础,提升排量,技术改造,制造一批275系列就好。
法拉利Colombo 250/275系列发动机基础结构参数对比 | ||
系列 | Colombo 250 | Colombo 275 |
排量 | 3.0L | 3.3L |
缸径 | 73mm | 77mm |
行程 | 58.8mm | 58.8mm |
某种层面来说,275系列发动机可以看做是250系列的正统后续,结构和技术角度很多都从250系列直接继承下来。但为何没能复制250系列的辉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当年的一段小故事。
这里我们又要提到一位传奇工程师:Giotto Bizzarrini。在入职法拉利之前,他曾是阿尔法·罗密欧的测试车手,而后凭借强大的个人实力于1957年入职法拉利,并在他的协助下设计制造出了法拉利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升值王”法拉利250 GTO。可以说,法拉利250 GTO的大获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和这位工程师有关。
对于恩佐·法拉利先生的评价,想必很多朋友从“牛马之争”(法拉利与兰博基尼的故事:兰博基尼创始人与品牌故事)与福特GT40(有关这段历史的电影:《极速车王》简介)的诞生便可见一斑。诚然,恩佐·法拉利的一生堪称传奇,如此有性格的老板也让法拉利一直都是那么特立独行,也为这个世界带来了那么多梦幻般的车型,但反过来看,这种“直性子”也确实造成了法拉利60年代的“众叛亲离”,不仅工程师大量流失,包括车身设计制造厂和很多零配件供应商都曾拒绝为法拉利提供服务。
听上去有些“新势力造车”创始人的感觉哈,不过这是上个世纪的事儿了,不得不说在个人营销方面,恩佐·法拉利绝对是成功的,只不过他并非“演出来的人设”,而是骨子里的性格就不安分,这很法拉利。后来在阿涅利家族的介入下,法拉利和供应商的关系才有所缓和,恩佐·法拉利也逐渐没有那么强势了(听上去还有些Mafia味道)。
同样地,搭载275系列发动机的法拉利275车系也并不算很成功,首先,275车系在各项赛事当中成绩并不像250车系那么耀眼,另外,在各项新技术加持的同时,工程师的大量流失让275车系没有250车系那么可靠。
虽然没能像250车系那么出名,但法拉利275车系依旧是法拉利V12车型历史当中非常重要的分支之一,这主要因为275车系本身有着不少进步(毕竟250车系的底子实在是太老了),包含但不限于轻量化升级、现代工艺的车身、优化悬架后的新底盘,以及开创了法拉利历史上首款后置变速箱公路车型等,加之产量小,拍卖价格也经常百万美金起。